第1908章 後秦智囊臨終策(三)[第1頁/共2頁]
慕容備德點了點頭:“很好,按你的設法做吧,出去以後,去拜見你的嫡母段王妃,你記著了,固然她不是你的生母,但是今後即便你娘返來,也不會因為你的乾係,成為王妃,就算你公開是我的兒子的身份,段王妃的正室職位,也不會變動,因為,她是跟我打下江山,建立基業的女人,斷不成廢,明白嗎?”
慕容超正色道:“如果五樓有犯警之舉,請父王以國法嚴懲,並治孩兒並友不慎之罪!我們毫不會廢弛父王名聲的。”
慕容超正色道:“孩兒從隴右河西,一起走到關中,固然年紀尚輕,但也自問見過走遍很多處所,南涼的禿髮氏,關中的姚興,都非常講究禮賢下士,特彆是尊敬那些馳名譽的漢人士大夫。而這類尊敬,在青州,我冇有看到。”
慕容備德的眉頭一皺:“你這話是甚麼意義,是想說父王不敷尊敬漢人士人嗎?你看,我的朝廷裡,文官之首的尚書令韓範是漢人,而文官中,漢人占了多少,乃至連我的名字,都加了一個備字,如許製止很多漢人因為避諱這個德字而被迫改名,這些不敷禮賢下士嗎?”
慕容備德的白眉一皺:“你當真對權力冇有甚麼設法,不想當官,乃至是當太子?”
慕容備德擺了擺手:“你下去吧,你娘和你老婆,我會想體例跟後秦談判讓他們放人的,另有,管好你的朋友公孫五樓,現在到了廣固了,那些貪婪的習性,收著點,該他的,我不會少,不該他的,他不能搶!”
慕容超搖了點頭:“我們慕容氏一族,就是因為太多人太想當官,太想掌權,太想當太子,當天子了,這才弄得如此結局。遠的不說,就是這幾年,後燕,北燕前後的悲劇,不就是因為這類權力之爭引發的嗎?本身人殺來殺去,殺到最後國破家亡,又有誰落得好了?父王您建立基業太不輕易了,孩兒聽到都是一把酸楚淚,更不忍心因為一已私利,就壞您平生的鬥爭大業。以是,孩兒對權力冇有興趣,隻想為父王做點事情,以儘孝道!”
慕容備德苦笑道:“我隻不過是把這些兵法存放在他那邊,我走之時,都不曉得你娘懷了你,又如何會讓他教你學這些?不過也算人緣偶合,這些當代兵法,戰略,竟然讓你變得如此優良,倒是不測之喜。你說,你籌辦如何助我?”
慕容超說道:“父王應當在廣固城設立太學,拜漢人大儒為博士,開講那些四書五經,讓鮮卑貴族後輩,也入這些太學,官學來學習。如此一來,讓漢人士子,和我鮮卑後輩同窗讀書,就能融會,拉近乾係,這纔是真正的長治久安之道。”
“漢人士人一看有了當官的機遇,必定全數前來歸附,有了他們的至心效順,父王必定能夠在青州穩穩地統治住,將來就是想要北伐規複河北舊都,也不是太難的事啊。孩兒不需求任何官職,隻願帶頭成為第一個太門生,為父王交友山東的文士騷人,儘本身的一份心力!”
慕容備德勾了勾嘴角:“那你想做些甚麼呢?”
慕容超微微一笑:“在孩兒看來,還是遠遠不敷的。對人的尊敬,不但僅是給些高官厚祿,韓範,封孚這些,本就是青州的漢人間家大族,深得民氣,誰來了都會用他們為官的,但這跟淺顯的漢人士子,卻冇有甚麼乾係。而從一貫的環境來看,漢人大世家無虔誠可言,誰權勢大就投奔誰,就象在大燕多年為官的崔氏,張氏,盧氏這些河北大族,多數是投奔了北魏。而韓範大人他們之以是一起相隨,不是因為他們對大燕,對父王有多虔誠,而是他們的家人財產在青州,父王既然要遠征青徐,他們就先會跟從張望,如果父王勝出則持續跟隨父王,如果您兵敗,嘿嘿,隻怕他們就會毫不躊躇地另尋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