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二百二十八章 孝道異化為缺德[第1頁/共2頁]
劉敬宣點了點頭:“是的,連我家都聽到這個說法,道憐在孝敬這一件事上,確切是個好人,隻可惜…………”
說到這裡,劉敬宣長歎一聲,劉裕的聲音安靜而降落:“如果隻是作為一個淺顯人,作為一個農家後輩,道憐是個大好人,值得獎飾,但是,我建義勝利後,我娘跟我說,我們老劉家好不輕易獲得繁華了,之前多年,我和道規參軍建功,現在一個個都成了大功臣,當上了大將軍,而道憐卻還在家種地務農,如果不給他謀些差事,我們三兄弟不能共享繁華,那她也不去建康住大宅子納福了,寧肯在京口鄉間陪著道憐。”
劉裕正色道:“後漢期間的這類舉孝廉,或者說我們西晉期間的各種察舉軌製,之以是最後崩壞了,不是因為這類形式的思路有題目,而是在於保舉的人,所謂的中正,都最後變成了處所上的豪強大族,他們隻會推舉自家的子侄們出任這些孝廉,秀才。而推舉以後,纔會為官,也就是說,之前實際上是布衣百姓,是不是有本領,是不是有德,是看不出來的,試問一個在家冇有成丁的孩子,如何判定他的操行呢?”
劉裕悄悄地歎了口氣,說道:“因為我要的品德,是對國度,對天下百姓的公德,孝敬當然是非常好的品德,但那隻是私德,偶然候,這類私德反而會有損公德,我本身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劉裕擺了擺手,正色道:“不,在我看來,這類孝敬之舉,不管是真孝,還是裝出來的孝,都不敷以成為德行的首要標準。乃至,能夠有些真正孝敬之人,反而會成為於國無德之人。”
劉裕咬了咬牙:“當時我忙於構造西征,毀滅桓玄的殘存權勢,江北那邊有所忽視,等我聽到這些動靜時,已經晚了,這是對我的一個極大經驗,為了孝敬,為了聽我孃的話,我任人惟親,派了喜好占人便宜的道憐為主管江北的彭城內史,而本地公眾覺得道憐是我親弟弟,他的搜刮是我教唆的,乃至都不敢把這些事情上報,而是對我,對朝廷生出了痛恨之心,阿壽啊,你說,這類孝敬,莫非不是損公肥私,為了母親,不要百姓的行動嗎?”
“可我冇想到,那些世家後輩到了彭城今後,揹著道憐去巧取豪奪本地的百姓之地步,又把搜刮來的財產,拿去賄賂道憐,謊稱這是本地公眾誌願的,道憐為人笨拙,開端時信了這些話,收下了這些賄賂,厥後得了好處後胃口越來越大,討取越來越多,活生生地把本身弄成了一個大贓官,江北之民乃至編出各種兒歌來痛罵道憐。乃至於南燕入侵時,本地公眾乃至是幫著燕軍覺得領導,民氣之失,竟至於此!”
劉敬宣歎了口氣:“我在南燕的時候就聽到很多這類傳言,也很想提示你,隻不過,當時你我身處兩國,冇法聯絡得上,隻是,這些傳言你當真冇聽到?”
劉裕歎了口氣:“後漢乃至魏晉期間,這類舉孝廉,因為冇有明白的德行評定的標準,以是常常會成為給人把持的東西,並且,漢朝崇尚百善孝為先,極重孝道,那這個德行的評判,就是常常看這小我是不是孝敬。如臥冰求鯉的王祥,在魏晉之際,他對待後母都能如此,是以獲得了非常好的名聲,今後助他退隱升任高官,讓琅玡王氏得以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