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一百九十三章 創業艱難百戰多[第1頁/共2頁]
劉裕倒是第一次聽人提起劉牢之一家的舊事,這下來了興趣,因為這些經曆,之前謝家是嚴格保密的,包含田洛,高素等北府軍第一批老將的經曆,都是嚴格保密,想來是有些不敷為人道的奧妙,實在,這也是他曾經很想曉得的,固然過了多年,但劉敬宣如許主動提起,又勾起了劉裕的獵奇心。
劉敬宣歎了口氣:“是的,那一起千辛萬苦,但我曾祖用他的技藝和聰明,乃至偶然候假扮胡虜商隊,騙過了胡人的搜尋,就如許最後帶著溫嶠安然到了東晉,隻是東晉當時候忙於內鬥,底子不想著北伐光複失地,隻要祖逖一人率軍在河南豫州一帶苦戰,因而我曾祖大人在把溫嶠送到東晉以後,就與之彆離,本身留在了豫州,在祖將軍部下,祖將軍承諾他,必會儘快派軍去策應劉琨,但在這之前,需求先安定河南,打通前去幽州救濟劉琨的通道。”
劉裕有些不測,說道:“既然在淮南能安家,為何要去淮北呢,那邊但是靠近胡人的地盤,不平安呢。”
說到這裡,劉裕笑了起來:“想當年,王敦之亂後,陶侃接任了荊州刺史,天下皆覺得陶侃會是王敦一樣的人物,據荊州反叛,進圖建康,因而讓溫嶠出鎮江州,防備陶侃,當時溫嶠還宣稱不成讓陶侃越雷池一步,成果百年以後,反而是我們明天在這雷池要與妖賊決鬥,真的是造化弄人啊。”
劉裕歎了口氣:“太可惜了,劉琨被段部的鮮卑首級出售,最後死在小人手中,不過,溫嶠倒是突圍來到了東晉,最後還官至江州刺史,這應當是令曾祖的功績吧。”
劉敬宣歎了口氣:“還不是因為厥後晉國的內戰嗎。祖逖身後,部下大半如我爹那樣不肯意被天子和世家高門所兼併,因而自行拜彆,少部分人則跟著祖約,持續打著朝廷的燈號在豫州自主。一時候倒也是相安無事,但是這司馬氏皇家另有世家大族,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在王敦兵變以後,竟然把主張打到了另一個流民大帥蘇峻的身上,要他交出兵權和軍隊。”
劉敬宣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懣之色,沉聲道:“因為劉琨最後失利了,本身也身故,以是對劉琨部下的記載,就給史官們成心抹去,即便是那些敗仗,也隻記載鮮卑人的幫手,並且我曾祖環境特彆,在末期劉琨因為落空了拓跋部的外援,冇法對峙,敗局將定時,我曾祖曾經勸劉琨放棄晉陽,南下突圍到晉國,他情願為開路前鋒,但是劉琨卻說,朝廷任命他為晉陽太守,主持北方軍事,他就算死,也不能擅離職守,因而讓我曾祖護送他部下的文官溫嶠,殺到晉國求援,而他本身則突圍去幽州的鮮卑段部,以求外援。”
“到我曾祖父輩時,永嘉之亂,他當時是率軍與匈奴叛軍作戰,因為兵力不敷而得勝,因而隻能清算敗軍,向晉陽一帶的劉琨挨近,也是在這個時候,他成了劉琨的部下,厥後和拓跋部的鮮卑人一起,多次反擊匈奴漢趙的軍隊,建功斬獲很多,成為北方馳名的將領。”
“因而朝廷給了他征虜將軍的一個虛號,樂得讓他闊彆,今後我曾祖就在淮北黑虎寨安家落戶,帶著數千部下,占山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