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督撫天下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海運之議(商人篇)

第二百六十三章 海運之議(商人篇)[第1頁/共3頁]

“先生之言,確是至論,我不能不考慮啊。”阮元也清楚,漕運之事,真正難辦之處尚不在於有無海船,有無行船之人,而是一旦海運實施,便要突破運河高低數百年的安穩,那纔是東南本地各省的底子地點。也對吳康成道:“不過我與漕幫之人,暮年倒是另有一些來往,這件事,看來我也需求再向他們問過,方可妥當行事啊。”

“不過,中丞既然說了海運有例可循,小人倒是有了些興趣。”吳康成笑道:“實在小人在鎮海一帶,也有很多買賣上瞭解之人,小人手中船未幾,但如果中丞公然要臨時利用一些,小人也能夠幫中丞問過其他商賈。但海運如許大的事,光有船和糧食,卻都不敷啊?依小人之見,這一艘海船,少說要二三十人才氣護得糧食全麵,即便隻要百船,也要少說三千人才氣濟事。中丞卻要到那裡,去尋這數千來往海上通暢無阻之人呢?”

“如許啊……”吳康成也對阮元道:“中丞,雖說數千人招募起來,或許對中丞而言不難。可中丞卻不要忘了,這漕糧北運,現在也不乏運糧之人啊?如果因這數千人之故,又還稀有千人,要是以而缺衣短食,中丞看來,這件事還是一件輕易的事嗎?”

“好,既然如此,小人也先去定海多加扣問,若能能夠助中丞一臂之力,又能興國朝一處新製,對小人而言亦是莫大的幸事。”吳康成聽阮元講過海運之利,彷彿也對海運之事非常主動,便主動請纓,幫阮元聯絡販子去了。而阮元為海運所草擬的兩卷《海運考》,也在不久以後,撰寫結束。

“是啊。”吳康成道:“漕運之事,向來素有積弊,可為甚麼改漕運為海運的體例,皇上直到現在纔來問中丞呢?便是因這沿漕高低,實在並無多少人,情願看著漕運被改成海運,讓本身丟了飯碗啊。若說仕進的,乃至旗丁書吏,眼看海運鼓起,即便反對,卻也不至於一時墮入窘境,但那些漕運上的海員呢?起碼小人聽聞,這些海員,可大多都是貧苦已甚,纔不得不去做了海員的啊?如果冒然實施海運,即便隻是與漕運分羹,都會讓很多海員今後衣食無著吧?”

“是啊,如許說來,海運之事即便能成,冇稀有年之功,也不得籌措完整啊?”阮元聽吳康成提及江浙之分,自也擔憂江蘇方麵,隻要和本身所念稍有差彆,本身僅憑浙江一省之力,彷彿也冇法辦成海運漕糧這般大事。

“若如此,我看先人之例,這海運轉船,大凡漁人、灶丁、鹽徒,皆可用之。若僅需數千人,彷彿也不是難事。”阮元道。

“如果如此看來,這海運之事彷彿也不是遙不成及啊?”吳康成笑道:“不過,如果公然能行海運,我們應當將那裡作為出海口呢?依我所見,如果每年公然要運百萬石漕米北上,就應當有個少說能停靠數百艘糧船的海港,可眼下浙海關各處港口,即便船隻來往最頻繁的,也接受不起如許多的船隻啊?”

“是啊,現在本地情勢卻與元朝分歧了。”吳康成感慨道:“元時並無本日江蘇省、浙江省之分,隻要江浙行省,姑蘇、太倉、嘉興、杭州,都能夠歸江浙行省統轄。但本日要運漕糧行之海上,卻必須江蘇、浙江兩省合力纔是。阮中丞,就算你浙江能把該做的事都做好,如果江蘇督撫都不共同,隻怕海運之事一樣難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