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督撫天下 - 第六章 慈母之愛

第六章 慈母之愛[第1頁/共12頁]

阮元聽李晴山這話,自發不過是陋儒之言,早存了輕視之心,便道:“那就算道在術先好了,這八股之文,先是看用字多少,又是看排比對偶,這些又是甚麼‘道’了?不過也是些雕蟲小技罷了。那裡有真正的‘道’可言?”

阮元點點頭,看著母親的棺木,又是一陣難過。

林氏不由歎道:“喬先生也不善八股。”

可阮元說完這話,卻感受林氏臉上有些不對勁。

進了正堂,見阮元正在邊上守著,林氏的棺木也已經安設安妥,隻是此中之人再不能重生了。阮承信也跪在林氏棺前,哭道:

這一日李晴山找來一篇科舉範文,乃是康熙朝韓菼之作,韓菼是當屆科舉狀元,又官至禮部尚書,名實兼備,是以其文章海內傳播甚廣。李晴山看著中比這一段,緩緩講道:

李晴山道:“回乎!人有積平生之得力,終不自明,而比俟其人發之者。用心氣至廣,得一人焉,能夠不孤矣。”這是韓菼文中原句,故而李晴山念起來一氣嗬成。又道:“韓大宗伯這一句,說的乃是知音難求之意,孔子才高於世,可他白叟家卻以為本身門生當中,隻要顏回才行絕人,故而孔子常言‘吾與回也’。韓大宗伯這一句,恰是賢人知音難求之意。以後韓大宗伯又言‘亦差堪慰耳’、‘亦足共慰耳’。便是說無需因知音難求而自尋煩惱,如果有一知音,便應滿足之意,這便是賢人交友之道與術了。你隻見韓大宗伯用詞精彩,卻忘了賢人所言親朋之道,知己之術,他早已點明。你又有何本事,來講韓大宗伯所學無用呢?”

剛回家到正廳,隻見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已在那邊等著,少年笑道:“阮元兄弟,這麼多年冇見,你也長高了很多嘛!”

林氏看著靠在身邊的阮元,這才勉強看清了些。道:“元兒長大了啊……想起你爺爺在的時候,你和他很像呢。今後如果趕上大事,彆……彆怕,放心去做。娘信賴你,你……你能夠的……”說著說著,力量垂垂消逝,眼睛也垂垂閉上,不到半晌,已冇了呼吸。

說到這裡,感覺阮元定是對所謂“賢人之道”已非常自大,以是暗自決定,在《四書》文章上殺一殺他的威風,教他曉得本身學問本來不敷。遂道:“三年學不至於穀未易得也,這句,你來講說意義如何?”

阮承通道:“爹爹此次返來,也不回湖廣了,這兩年便在家裡,李先生講《四書》,爹爹放心,《五經》如有不懂的,便儘管問爹爹。你娘不在了,但她生前一向說……說最大的但願,就是看元兒能立室,能考上生員,完成學業。你孃的心願,你可彆忘了啊。”

焦循笑道:“叔母經驗的是,我這弟弟我自小便知。看著乖的很,內心可有的是主張呢!”他與阮家來往已久,也無需拘泥禮數,便對著阮元道:“隻是你過分絕情,換了新先生,對我便看也不看一次,想必李先生家的弟子,也個個資質聰慧,讓你隻顧著新人,卻忘了舊人吧?”

阮元看著父親,一時不解。

阮元尚未回話,胡廷森怕他持續絕望,便話鋒一轉,道:“但元兒莫怕,你與我師徒一場,教員怎會虐待於你?這揚州城裡,剛好有個我瞭解的先生,十餘年之前中了進士。厥後雖因些原因辭了官回籍,可畢竟是天子弟子,三甲的同進士出身呀!能與天子在那保和殿上一見,他製義如何,元兒想必已經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