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的巡撫之任[第1頁/共3頁]
“少穆,你有此肄業之心便已充足,實在提及學問,我為官這麼多年,一向冇偶然候精研於此,未免有些荒廢了,還能指導你多少呢?不過這一次,這些英吉利人你也看到了,西洋之事,海內但是可貴一見啊,你這隨行一起,便是無益之事。既然做了官,那麼那邊不能成學,何事又不能成學呢?你如果明白這個事理,實心任事,那你日掉隊境定當在我之上了。”阮元也對林則徐鼓勵道。
“是嗎……哈哈,也算是功德啊。”阮元點了點頭,道:“不過即便我現在就動手北上,總也要破鈔些光陰,這些事就與你漸漸講論吧。另有,江西的門生我清楚,之前鄉試舞弊之事就有很多,阿誰時候老是有人說考場狹小,本就不易闡揚,總之都是來由。這一次我但是把考場重新翻修了一遍了,你去監考之時,若發明瞭舞弊之事,儘管嚴查!他們再不肯改,那我們也不能客氣了。”
“這……那後學也謝過先生了。隻是這江西平盜之事,還望先生與我講一講,實在……不瞞先生,癸酉之事過後,眼下後學在都城,卻也看得清楚,越來越多的後學之人,已經開端體貼眼下政事了,能得先生指教,或許今後能夠事半功倍呢。”林則徐謙辭道。
“楊吉,這個我清楚,但是……我們做這個官,不也該給厥後人留下些有效之物嗎?”阮元也順手取過身邊一冊書來,對楊吉道:“這不管做甚麼事,一旦焦急了,必定有所疏漏。你看看他們這《十三經註疏》,就這兩冊,內裡好幾處宋本、明本都冇錯的處所,他們竟然刻錯了。為甚麼啊?都想著我頓時要調任了,想著從速給我看一眼,急著刻出完本,最後呢,這能冇有錯嗎?我刻這部《十三經註疏》,想著的便是為後代留下一部善本,使先人不受劣本訛誤所惑,可現在看,終也是百密一疏啊。”
阮元在八月末便即到達開封,隨後便將睢縣賑災事件調劑結束。但河南數年來天災甚劇,又兼天理教以後,多有鄉間野盜乘機而動,先前積案也有將近千餘件未能訊斷。是以阮元為了辦理這些公事,也費了很多光陰,所幸河南佈政使吳邦慶、按察使琦善、開歸陳許道唐仁埴三位要員均能勤懇辦事,大家集合措置要案,處理起來便要快速很多。可即便如此,阮元也足足用了三個月纔將河南積案清理結束,又持續數度在官方擒拿得本地“紅鬍子”匪幫,河南這才重歸承平之狀。
“能,但需求重新補版。也罷,我再將這些書重新校訂一遍,有錯的處所我給他們再標記出來,今後讓南昌府學重刻那部分錯版吧。這河南巡撫也是一樣啊,我署任三月,實任三月,一共才半年時候。兩次在這開封撫院坐堂,我又做了甚麼呢?購買經籍,措置刑案?這不過是巡撫應儘之職,遠遠不敷啊。看來這河南之地,終是要留下遺憾了。”
“伯元,這件事我開端也不明白,厥後想了想,卻也悟出來了。”楊吉笑道:“年青的時候啊,不但是白魚好吃,那日我遇見的阿誰漁夫,他烹調魚肉也有一手獨到的工夫啊?可我們在江西兩年隻見到了白魚,卻冇見到那小我啊?孔順做的魚嘛……老是吃很多了些,多了,也就冇甚麼大不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