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前所未有的重任[第1頁/共4頁]
“臣謝過皇上厚愛,臣此番南下,定經心熟稔兩湖兩廣軍政,不負皇上盛恩!”阮元也再次向嘉慶伸謝道。
“是啊,朕也曉得,你等大吏,特彆是這些年朕派到江蘇的巡撫藩司,大多都是為官廉潔,朕也信得過的能臣,如果這虧空果如他們所言,那想來定是法度不能齊備之故了。”嘉慶想了想,也對阮元說道:“如許吧,朕將山東、江蘇定下賠補之製,儘數發往各省,令各省參酌而行,彆的,藩司賬目,朕也再頒下定規,讓你等清查賦稅,務要清楚明白。如此,或也可解你等各省之困了。”以後不久,嘉慶也重新定下佈政使入賬新製,強令各省賦稅入倉之時,便要登記下精確的賦稅賬目,以此清理矇混之弊。
說到這裡,嘉慶卻也不覺歎道:“隻是這冇有先例,與過去分歧之事,朕看著這一兩年來倒是越來越多了。西南的廓爾喀你或許也傳聞過,這幾年一向遣使過來,說他們西南有一個國度,叫做披楞,比年進犯廓爾喀國土,想著讓朕援助他們。朕向來力主本國之事,中國不當乾預,冇同意派兵,隻是奉告他如果實在打不過披楞,儘可來投大清,大清能夠收留他們一行,也奉告了駐藏大臣,讓他們嚴加防備西南山地。隻是朕卻也不明白了,這曆朝曆代,邊患向來不在朔方,便在西北,可現在北方承平,披楞在西南,英吉利在廣州,這南疆邊疆,竟是一日比一日讓人不安了。以是朕現在想著,在兩廣,朕隻要派你前去,方能應對那些西洋人,方纔氣夠保廣東海疆承平啊。”嘉慶對於披楞和英吉利確切做出了主動的應對,隻是即便如此,嘉慶卻仍然不知,所謂“披楞”實際上就是當時英屬印度的彆稱,嘉慶所麵對的,實在隻要一個國度。
“你說的有事理啊。”嘉慶也向阮元點頭道:“實在前些年朕要你等賠補虧空,也是但願你等緩緩賠補,不成因朝廷有虧空,就對百姓濫減輕賦,可現在看來,結果卻也不算好啊?”
“皇上,蔣總製之事臣清楚了。”阮元看完這篇奏疏,也對嘉慶答道:“臣曉得,蔣總製督撫方麵也已近十年,他辦事之才,多有臣所不及之處。此次有如此判罰,卻也並非是蔣總製爲人無能,實在是如許的事情並無先例,故而蔣總製有所躊躇,還請皇上明斷。”
“若真是前所未有之事,那朕實話跟你說,朕也不敢包管每一次的決定都全無不對啊。”不想這時嘉慶竟然主意向阮元鼓勵道:“但是朕信賴,如果去辦這前所未有之事,現在國朝重臣當中,你是第一人。將來之事,或許朕不曉得如何去做,但朕曉得甚麼樣的人能去做,這小我第一便要精通掌故,熟知舊事,方能推陳出新。第二便要有實乾之能,特彆是現在兩廣,更需求這小我文武兼備啊。阮元,你巡撫浙江,剿滅海寇,實有大功,清查賦稅、興建水利、賑災刑獄,行動恰當,足以讓百姓安寧,佩服於你。如此你到了廣州,天然也能夠遊刃不足。彆的你精通經史,明先聖之道,治學之事亦有所成,西洋天年,朕聽聞你亦是精通,這更是現在督粵之人所必須。朕看那英吉利人多有驕橫桀驁之行,若總督兩廣之人不能明國朝律法,通聖賢之本意,則決一事,發一語,皆不敷以讓人佩服,但如果你所決之事,所論之語,上承先王舊典,下合朝廷法度,那即便洋人再如何驕橫犯警,他們也絕難再有牢騷,隻會對你心折口服!蔣攸銛為政之才與你不相高低,可論為官治學兩兼之人,現在國朝當中,朕敢說第一人非你莫屬!阮元,朕如此信賴於你,你去了廣州,可不能孤負了朕這一番情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