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督撫天下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觀樓風波(前篇)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觀樓風波(前篇)[第1頁/共4頁]

“阮總製,這春聯下官也傳聞過,在雲南很馳名的,叫……大觀樓長聯。”一旁的伊裡布也向阮元先容道:“這春聯傳聞是乾隆年間,一名叫孫髯的文人所書,一共一百八十字,能夠說是下官所知最長的春聯了。這雲南的文人也向來敬慕孫髯名聲,來大觀樓看滇池風景倒在其次,如果不能一睹這幅長聯,那纔是遺憾啊。”

“廣東藩庫有這麼多庫存啊……”道光聽著廣東竟然能夠一次籌辦三十萬兩存銀充作軍餉,自也非常欣喜,覺得李鴻賓公然是治世能臣。但即便如此,道光卻冇有同意李鴻賓之言,道:“如許吧,既然販子的捐輸都已經籌辦好了,那藩庫的錢還是留下以備萬一吧,本年河工那邊如果缺錢,再由廣東調補。三省販子……準各自捐一百萬吧,他們向來多有捐輸,也不能隻盯著他們要錢啊?如許想著,大抵也另有一百萬的缺口,要麼……你等想想,現在暫開一次捐納如何?”

“皇上,捐納之人大多鄙薄,前朝李毓昌一案,犯案的王伸漢便是捐納得官,可見捐納之風不生長,還請皇上三思。”王鼎夙來不認同捐納補官之人,便即向道光言道。

既然道光已經有了決定,王鼎也不好再來反對。

開增常例的諭令到達雲南,已是道光七年八月之初。這時的阮元眼看鹽務已有轉機,便即投入了新的工程當中。顛末近一年的察看,阮元發明雲南府縣遍及貧乏測水器具,一旦呈現雨水患害,常常難以適從,是以阮元也特彆製造了幾個“測水方柱”,籌辦在各地投入利用,此中一個安設方柱的地點,便是昆明以外,滇池之畔的大觀樓。

“既然如此,還是……還是準開一次捐納吧。”道光想著還是戰事題目更加嚴峻,便即決定了捐納一事。但道光也清楚捐納素有其弊,便即向大家道:“隻是王鼎說的也有事理,捐納之人畢竟不是正路,以是此次捐納補官之人,需嚴加考覈,給一個候補官缺並無不成,但正式補用,起碼……起碼要讓他們學習行走十年!彆的,如果京外大員有出捐之事,也可對其子孫加恩補任,如許一來,也算是折中之法了。”

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曠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裝點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但是,就在阮元等人鼎新雲南鹽政的同時,西北的張格爾之役卻垂垂墮入了膠著。顛末幾次大戰,張格爾主力已經被清軍擊潰,隻剩下部分小股軍隊,尚在頑抗,四城也已經被那彥成等人修複。但是,直到道光七年夏秋之交,清軍卻仍然冇有擒獲張格爾。

“皇上,這……”軍機大臣玉麟不覺問道:“但是長中堂的太子太保宮銜,楊芳的太子少保宮銜,都是他們力戰張逆有功,皇上方纔加恩賜賚,現在不過半年,皇上就要再行剝奪他們宮銜嗎?”

“為何倒是如許……”阮元看到這春聯最後幾句,竟然有些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