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督撫天下 - 第五百五十六章 英清峽纖道

第五百五十六章 英清峽纖道[第1頁/共3頁]

“此次英清峽纖道的打算,你們看我這幾張圖便能夠了,前後總長,當是三百七十餘裡。”阮元也為三人籌辦了詳細的英德清遠輿圖,為大家解釋道:“這些工程,如果我讓你們三人中一人去做,你們必定覺得繁難,更何況你們另有其他公事,以是我已經將這三百七十裡路上,當平治門路之地,當構築橋梁之地,當鑿石、修棧道、砍木之地一一標出,你們遵循圖上所示去做便能夠。此次工程,我也籌辦一共分為三部分,南段自清遠縣白廟起,至英德縣細廟角,這一段翟運司主持構築。中段起於英德縣大廟峽,終究新旺汛,達監督,就費事你去做了。北段起英德箭徑山,至彈子磯,成中丞,由你來賣力。我為各位籌運賦稅,招募百姓完工,我看過廣東府庫紅利,英清峽纖道,我們出五萬兩銀子,充足構築全部山道峽地,對於現在廣州府庫而言,這個數字也是能夠接受的。我籌劃此事也有三年了,自當穩妥,你們就遵循我分派門路去做,有甚麼難行之處,儘管奉告於我,我按實際環境幫忙你們。”

“好,早晨我就替你寫。”孔璐華一邊悄悄抱住阮元,一邊向他不住安撫道。

“是,這兩件事,其一是……租用船隻之稅。”伍秉鑒也向阮元答道:“比來英吉利和米利堅的販子,都有很多來往廣州和澳門的,他們感覺坐大船需求隨時開船,不便利,就常常在珠江一帶租用劃子,便於通行。但他們說,粵海關得知他們租船的事,卻要他們每次租船,都向粵海關申報,並且還要多交一筆租船稅,他們感覺這稅彷彿不是朝廷正賦。第二是有一艘洋船,上個月在黃埔起火,眼看商船之上,商貨已經燃儘,以是他們來問一問,能不能免除那艘船本年的商稅。”

“伯元,那伍總商又來了,聽他所言,彷彿洋人又有些事,要請你去商討。”這時楊吉卻俄然呈現在了大家之前,向阮元彙報導。

道光五年之冬,在吳康成、張鑒等人的共同之下,陶澍的漕糧海運打算已經出具範圍,隻等道光六年一到,便便能夠起運。是以這年夏季,陶澍也被道光告急召入都城,扣問次年海運事件。

“如此說來,確是辛苦你了。”隻是道光對於江蘇之事卻仍然有些擔憂,又向陶澍問道:“朕倒是聽聞,鬆江府有幾個村莊,本年出了抗糧之事,可有其事啊?如果抗糧之事不斷,那來年海運,你要如何收成全功呢?”

“那好,這件事,朕交給你了。來年八月,朕等你的捷報。”道光考慮再三,終究正式同意了陶澍海運之策。如此上海之地,漕糧海運一事,便已是萬事俱備,隻欠來年正式開行了。

“回皇上,這抗糧之事,確是呈現在鬆江府。但隻是華亭縣治下兩個村莊,臣已經及時前去,與本地百姓商討,以是皇上無需擔憂。”陶澍對於抗糧之事也是胸有成竹,向道光答道:“那兩個村莊,先前癸未大水受災最為嚴峻,有力交納賦稅,以是百姓被迫抗糧,也是情有可憫。臣已經與他們商討過了,來歲隻交定額漕賦的三成。實在這隻是兩個村莊,無礙海運大計。試以江蘇漕賦而言,江蘇定額漕賦一百七十萬,但實際上積年漕運都有加耗。現在皇上行海運,需求的漕糧是一百五十萬石,臣看過那些海船,如果我們以一百七十萬為限行來歲海運,則臣能夠包管起碼在天津交兌一百五十萬石!以是臣本年也隻收漕糧正賦,如許來歲江蘇百姓要交的漕賦,實在是遠遠少於平時年份的,百姓承擔減少了起碼三四成,天然也不會再有為亂之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