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誅敵於國門之外,滅寇與林野之間[第1頁/共7頁]
國度昏亂,有忠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有為而無不為。
致虛極,守靜篤。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正複為奇,善複為妖。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夫唯不爭,故無尤。
為有為,則無不治。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賢人不病,以其病病。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生之,德畜之,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公乃全,全乃天,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賢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則攘臂而扔之。
與善仁,言善信,
此二者,或利或害。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
為學日趨,為道日損。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美言能夠市尊,美行能夠加人。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整天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澹兮其若海﹔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故建言有之:
損之又損,乃至於有為。
益生曰祥。心負氣曰強。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
早服謂之重積善﹔重積善則無不克﹔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太上,不知有之﹔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回到寢室,黃炎拿出一本品德經,漸漸細看:
人之生也荏弱,其死也固執。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神得一以靈﹔
故道生之,德畜之﹔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神無以靈,將恐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