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唐宮王氏(二)[第2頁/共3頁]
李治反手握住我的手,神采動容道:“為了朕,讓梓童多煩憂了。”
“娘娘?”紅袖喚了我一聲,“有太尉大人在,娘娘不必憂愁的。”
“陛下該當明白臣妾本日為何出宮。”正如長孫無忌一向派人留意宮內的動靜,李治天然也有他的私心去存眷長孫無忌的行動。與其讓李治狐疑我彆有用心,不若坦言,“不是素節,也會有旁人。與其是旁人,我甘願是素節,起碼陛下是至心屬意於他的,不是嗎?”
目睹著氛圍尚好,我趁機提出了晉封陳王,許王及杞王三人之母的要求。
抬手撫上心口,弄不明白方纔那一瞬的失神是何原因。
“臣妾無事。”我柔聲道:“認子一事最委曲的便是淑妃,陛下該當多加安撫纔是。”
長孫無忌拿過聖旨,看了又看,又道:“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隻要皇後不犯大過,她此生自是繁華無憂。”
我低頭莞爾,“為了陛下,老是甘之如飴的。”
“陛下欲接武氏回宮,玉燕確是承諾了。”將宮人們遣出門今後,我方語態平和的看向魏國公王仁祐和太尉長孫無忌,道:“陛下性仁厚,卻非庸懦之人,太尉大人該當瞭然,他早已不是當年的晉王雉奴了。”
“父親感覺陛下的這道旨意是否意在安撫群臣?”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看動手中明黃的聖旨,不解道。
“因何而憂?”唇角噙著笑,我反問,“本宮既是後宮之主,陛下子嗣皆是本宮孩兒。儲君之位事關社稷,自當舉賢選能。”
第二十一章
說罷,便欲繞過他,出門上了馬車。隻是不知為何,路過他身邊時,心念一動,忍不住再欲回顧看他時,他卻已然進了府,連背影都隱在了紅漆大門以後。心中莫名有些空落落的。
我看著他,隻覺晃了一瞬,才道:“免禮。”
李治在宣政殿思慮很久,親下聖旨,一道是關於武氏的,一道倒是有關皇後的。
“皇後故意,我與你的父親也可放心些許。”身為皇後之父的王仁祐天然會更焦炙些,待要說些甚麼,卻被長孫無忌禁止了,他雖笑著,眼中的含義卻讓人看不清楚,“隻是朝堂之上有人慾藉此混亂之際提出廢後,雖被陛下斥責了一番,然也不過是降職為中書舍人。是以,為了穩固皇後後宮之主的職位,我與你的父親籌議以後決定,讓皇後從現有的皇子當中挑選一名,過繼到你的名下。然後,我們會將你的兒子推上太子之位。”
“梓童年青,總會有孩子的。”李治皺眉,無法感喟,“君子一諾,自當重若令媛。”
本來是他,河東薛氏之子,薛元超。猶記得《隋唐嘉話》曾有記,薛元超平生三恨,其一便是未能娶山東五姓的女郎為妻。
“梓童欲將素節養在名下?”李治不成置信的反覆了一遍,看著我,“這是何故?”
“徐婕妤恭敬賢淑,可晉昭儀。隻是,蕭淑妃……”李治似是有些難堪,“若晉貴妃……”
許是我方纔有些入迷,倒讓紅袖誤覺得我是憂心之故。隻是,我也不知方纔這一起上為何一向在回想有關那人的事蹟,是以也隻笑著搖點頭,表示我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