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舍與得[第1頁/共4頁]
此時現在,遠在東萊的蔡吉並不曉得有一幫老頭子正在算計的婚姻大事。這會兒的她正忙著籌措開科取士之事。話說蔡吉當初在主持完講武堂的畢業典禮以後,便向東萊、北海兩郡收回榜文宣佈向此二郡開科取士。遵循蔡吉在榜文中的說法,不管是何出身,隻要自以為有才調者,都能夠在八月十五日之前到黃縣報名插手科舉測驗。中第者不但能在青、徐二州麾下謀得一官半職,乃至另有機遇被蔡吉直接招入幕府。不過為了安撫世家大族,蔡吉同時也規定,若因德行兼備而得處所官保舉者,能夠繞過初試,直接插手策問。
“齊”在漢朝並非是“縣”,而是“郡”,更加切當點說應當是“國”。向來齊都城是留給漢室宗親的封邑。直到最後一任齊王劉喜無子而逝,齊國才被歸併到青州。且非論齊侯在封邑已變向地高於淺顯縣侯。因為“齊”還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的國號,其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更加不容小覷。正如汗青上,孫策在被封為吳侯以後,全部古吳國地區世家王謝的心機都為之活絡了起來。哪怕是與孫策有深仇的江東王謝陸氏,最後也適應“天意”投奔了孫策。
雖說眼下曹操正與袁紹對峙於官渡,劉家王朝彷彿已經到了存亡存亡的緊急關頭。但對青、徐兩州的絕大多數的世家王謝以及豪門之士而言,蔡吉開科取士動靜明顯要比曹袁之戰的戰況更加吸惹人。畢竟不管曹操與袁紹誰勝誰負,劉協與袁紹誰來做天子,處所上的政務畢竟還需處所上的官吏來打理。隻要能在蔡吉手中謀得一官半職,乃至隻是稍稍閃現一下名聲,都能夠是就此翻開宦途的一次契機。
麵對劉協的質疑,吳碩語重心長地解釋道,“陛下明鑒。正因為蔡安貞功勞不高,氣力不強,故才氣夠封其為齊侯。反觀曹操、劉表等大諸侯,陛下對其封賞則因慎之又慎,以免其順勢做大威脅朝廷。如此攙扶小諸侯對抗大諸侯,方為合縱連橫之策。彆的,眼下不但是曹操正墮入存亡存亡的危急,朝廷的安危一樣也在繫於一線之間。若蔡安貞出兵出糧能為朝廷得救,其功勞莫非不值一個齊侯頭銜?”
但是對於已經送一個女兒入宮,送一個侄女遠嫁東吳的曹操來講這彷彿並不是題目。卻聽曹操傲然答道,“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隻要蔡安貞肯嫁,孤又何懼送一子為質。”
荀攸目睹曹操為了成績霸業不吝捐軀一子,在咋舌佩服之餘,不由順勢進言道,“既然主公已有此決計。攸建議主公可先發起用丕聯婚,摸索一下朝廷與蔡安貞的態度再做定奪。”
“卻不知主公對曹蔡聯婚有何期盼?”荀攸仰首反問。
“袁氏之鑒?吾曹家後輩怎會像袁紹、袁術兩兄地那般癡頑。”曹操不覺得然地笑了笑。
“那些塗脂抹粉的俊郎君,一起風塵仆仆地趕來黃縣,可不是為了同平凡人家的小娘子談情說愛的喲。”郭嘉回過甚衝著蔡吉似笑非笑地問道,“主公莫非還看不出這些少年郎君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