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鳳穿殘漢 - 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

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2頁/共4頁]

曹植話音剛落,曹操的三子曹彰也跟著丟了手中的長槍上前表態道,“餘也願入質為侍。”

固然蔡吉一早便知曹操此番備受打擊,卻如何都冇想到纔不太短短兩年多的時候不見,曾經遲疑滿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代梟雄,竟會變成一個發須灰白、描述蕉萃,乾枯肥大的老頭兒。唏噓間蔡吉不由在心中感慨:人間尷尬莫過於,美人遲暮,豪傑末路。

吳碩也曉得荊州本地貧乏有才調的名流。但是既來之則安之,襄陽是劉協自個兒挑的新都,天然就得接受遷都以後帶來的呼應缺點。想到這裡,吳碩便向劉協規勸道,“陛下勿憂,近期自薦者多為豪門之士,良莠不齊在所不免。稍後自會有荊州世家後輩來投,屆時陛下隻需從中遴選忠義之士許以要職便可。”

可惜劈麵的三家諸侯底子不吃曹操這一套,就聽劉備拖起長音針鋒相對道,“孤與吳侯奉衣帶詔討賊,現在勝負已分,孟德就此不告而彆未免過分無禮也!”

吳碩拱手應對道,“回陛下,蔡、曹、孫、劉四家已相互商定隻在城外安營紮寨,冇有陛下召見,任何人都不得領兵入城。”

不過曹操到底是曹操,眼下雖看下落魄,卻畢竟還未到窮途末路的境地。麵對雄師壓境的三家聯軍,這位梟雄當即端起架子大聲喝問道,“諸君在此擋道,意欲何為!”

眼瞅著汗青上大名鼎鼎的陳思王曹植即將入質為侍,蔡吉內心不由一陣扼腕憐惜。要曉得曹植之以是能在後代享有“才高八鬥”之名,除了他本人具有天縱之才以外,也與他耐久餬口在中原要地深受河洛文明熏陶有關。“河”指黃河,“洛”指洛河,兩河交彙的流域恰是中原文明泉源之一。而反觀劉備所處的荊州,孫策占有的東吳,在漢末遠不及中原要地來得文學昌隆。在蔡吉看來曹植離開了河洛之地的滋養無異於明珠暗投。

麵對如此浩繁的勤王義士。劉協一方麵欣喜於民氣可用,另一方麵明智卻奉告他這些個烏合之眾絕非曹軍的敵手。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協能夠仰仗漢室百年威名招募數萬兵勇,但善戰的名將卻不是說召就能召到的。以是劉協雖對曹軍多有不滿,但近半個月來他一向都束縛動部下的義兵,對於禁部和曹真部持謙讓的態度。直到得知蔡、曹、孫、劉四家到達襄陽郡,劉協方纔忙不迭地召吳碩入宮參議下一步的對策。

但是吳碩卻不似劉協這般躍躍欲試,但見他不失時機地向麵前的年彼蒼子進言道,“陛下,李將軍雖忠於陛下,然陛下若想答覆漢室,還須廣納才俊為已所用。”

事到現在曹操也知不本色上出點血是不成能打發麪前這票“虎狼”的,因而他當即大手一揮大聲問道,“條約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