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鳳穿殘漢 - 第一節 踏雪尋友

第一節 踏雪尋友[第1頁/共4頁]

“步出齊城門,眺望蕩陰裡。

諸葛亮接過信筏一瞧筆跡是龐統的,便一邊拆信一邊隨口問道,“元直兄去過會稽了?”

“孔明的意義是劉景升不敷為謀?” 徐庶再次驚道。他二人這會兒議論的劉景升,恰是目前荊州的州牧劉表。此人姿貌溫偉,少時著名於世,與範滂、孔昱、範康、檀敷、張儉、岑晊七賢同稱為“江夏八俊”。彆的不說,光是劉表當年頂著袁術的堵擋,單馬進入宜城就任荊州刺史,就足以令天下士人對其膽識心悅誠服。更無庸說,劉表以後在蒯良、蒯越、蔡瑁等人的幫手之下勵精圖治,將本來盜賊四起的荊州經略成了一方亂世樂土。如此有勇有謀的劉使君竟在諸葛亮眼中成瞭如此不堪之主。且不知荊州那些對劉表賜與厚望的名流聽到後會作何反應。

一席朔風掠過,山野間模糊飄來了陣陣似悲似淒的琴聲。馬背上的獨行者側耳聽了半晌,俄然一夾馬肚徑直循聲而去。不一會兒的工夫一方小院便展現在了獨行者的麵前。卻見此宅,柴門敞開,一個白衣少年正端坐堂前,操琴高唱。

徐庶見諸葛亮對劉備推許備至,想到在豫州的所見所聞,不由點頭擁戴起來,“未曾想孔明隱居山野,竟對天下事也瞭如指掌。冇,確如孔明所言,庶分開豫州之時,劉豫州正於沛縣招募懦夫征討袁術。豫州義士聞訊後紛繁來其帳下當兵效命。”

先前還在低頭思考的徐庶,聽諸葛亮這麼一說,不由昂首詰問,“此話怎講?”

是 由】.

問是誰家墓,田彊古冶子。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也恰是抱著這類設法,諸葛亮一聽到劉備的動靜,就當即探身詰問道,“哦,劉豫州要伐袁術?那呂布呢?”

初平元年(190年),漢室陵夷,悍臣專政,群雄並起。遊學數年的徐庶與同窗老友石韜為避戰亂,舉家南遷到了荊州,並在荊州結識了一樣客居於此的崔州平、孟公威等等名流。不過在這一乾文人名流當中,徐庶最看重的倒是兩個未及弱冠之齡的少年。鹿門龐德公之侄龐統,以及麵前的白衣少年諸葛亮。在徐庶看來此二人年紀雖小,卻學問賅博、見地不凡。特彆是年方十六歲的諸葛亮,其對時勢的靈敏察看與獨到觀點,常常令人拍案叫絕。是以徐庶每次路過南陽總會來隆中拜訪諸葛亮,與其一同暢聊天下局勢,批評當世豪傑。

少年的琴聲雖悲切,少年的歌聲卻高亢清澈,共同著《晏子春秋》中的典故,有著一股子縱橫天下的豪氣。令門外的獨行者不由朗聲讚道,“好一曲梁父吟州平常言孔明於隆中自比於管仲、樂毅。本日一見果不其然。”

但是諸葛亮卻並冇有直接答覆徐庶的題目,而是將手中的信紙一合,沉聲羽士元在信中說,他要隨蔡氏渡海北上幽州。”

“孔明何出此言?”徐庶半驚奇半不解地問道。需知荊州這些年闊彆中原戰亂,是以吸引了很多王謝世家來此避禍。而跟著客居於此的名流越來越多,荊州的風評也隨之水漲船高起來。也不知從何時起,荊楚之地開端風行起“鼎足論”,即將北方各州視作一隻鼎的鼎身,而南邊的荊、益、揚三州攜天時之便,就像三隻鼎足一樣托住(製約)北方。這此中益州的劉璋生性脆弱且沉迷巫術,故尷尬大任。而揚州的袁術不但橫征暴斂、窮兵黷武,乃至還僭號稱帝,企圖介出神器。其成果天然是惹得人神供憤,為天下士人所鄙棄。是以眼下三足當中最被看好的還是一門心機在荊州管理民生的劉表。可這會兒聽諸葛亮所言,彷彿荊州安寧與富庶隻是胡想。這還真是與荊州名流們的觀點有很大的出入。不過出於對諸葛亮才調的信賴,徐庶還是想聽聽少年接下來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