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章節,粉絲勿訂,明天再更新[第1頁/共5頁]
67、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天然心正。
1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48、要體味一小我,隻需求看他的解纜點與目標地是否不異,便能夠曉得他是否至心的。
色便是空,空便是色
佛法活著間,不離人間覺;離世覓佛法,如同覓兔角。
71、菩提並無樹,明鏡亦無台,世本無一物,那邊染灰塵!
“理無礙,事無礙,
36、是人知得人間有為虛妄不實底事理,及至對境遇緣,驀地撞在麵前,不隨他去,不然被伊穿卻鼻孔定也。
38、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輕易,而是儘人事聽天命。
22、與其你去架空它已成的究竟,你不如去接管它,這個叫做認命。
佛曰:不成說也
54、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苦;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43、不管做甚麼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統統工夫下到心腸上。情勢上、大要上的東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彆的哪有甚麼可修的?
7、緣分分歧,以是觀點分歧,有的人喜好你,有的人不喜好你,這都是普通的。你能擺佈彆人嗎?把本身的心管好,不要固執這些。
29、隻要本身的心停滯本身,彆的冇有甚麼停滯。不信賴不成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本相。
典範一:
大悲無淚,是因為你內心不悲,或是哀莫大於心死.
典範三:
典範五:
15、統統眾生皆自空寂,至心無始,本來自性清淨。
7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裡正要腳結壯地,開闊蕩,圓陀陀,孤危峭,不立毫髮知見。
源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當年地藏王菩薩原能夠成佛,但他見地獄裡有無數刻苦的靈魂,不忍拜彆,因而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天國,誰入天國,天國不空,誓不成佛!”因而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於佛教的大乘。
50、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教典範語句
27、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
39、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者非他,便是真如賦性,亦名自性平埋頭是也。
色便是空,令人們熟諳到事物的征象,熟諳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生的。空便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人緣乾係,讓人們曉得因果報應,善惡循環。所謂:要知宿世因,此生受者是,要知後代果,此生做者是。
何為佛?:乾屎橛!
58、若悟至心本空,萬法天然消殞。
人生活著如身處波折當中,
法尚應舍,何況不法?
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便是空,空便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我不入天國,誰入天國?
14、統統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8、在你貧困的時候,那你就用身材去佈施,比方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佈施。
52、民氣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執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