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第3頁/共3頁]
軒帝二十二年,終得迴歸曲國,何如費心操心多年,積勞成疾已久,不得長命。回得曲國便香消玉殞,時三十歲!
嗚呼哀哉,觀其平生,至尊天下,紅顏成殤。其情其運皆由脾氣而來。
很多年疇昔了,關於莊亦靜和文天遠的故事卻向來都冇有闊彆過。睍蓴璩曉特彆是最後天遠去了那裡,這成了人們最大的迷惑,垂垂的也成了大陸上的未解之謎。有人說他分開了曲國,找了個溫馨處所隱居起來了;有人說他跟著莊亦靜一起走了,他們還葬在了同一個墓穴裡;也有人說他削髮了,青衫灰袍雲遊天下去了。
軒帝六年,治水患,平天象,厥後懲贓官等功勞不成勝數。然天不顧恤,軒帝七年,值其成人之際痛失親人;軒帝十年亦是三刀傷身;軒帝十一年命懸一線終得回還;軒帝十五年單身遠走,四海飄零;軒帝十九年安定西蒙大陸爭端,而後流落西蒙,受儘痛苦!
軒帝五年,天下文會堆積於曲,王不在京,然運籌千裡,決勝帷幄,震驚天下。
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夫物之動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貧民欲者也。因而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佚反叛之事。是故彊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然王在朝期間雖率性而為,倒是是非吵嘴清楚,平交戰,定狼籍,禮節民氣,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使曲國霸道備矣!
何況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頌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己,天理滅矣。而王好惡形於色,喜怒不假飾,如此動心率性,鋒芒外露,如何不傷?
關於文天遠的記錄,《曲史》上不過是寥寥幾筆,天遠雖說作為皇家四公子之一,但是平生彷彿都在亦靜身後冷靜的支出著,幫著她做她想做的事情。故而在《曲史》上上也隻是這麼幾句話的記錄。
夏季的梅花開了又謝,春季的菊花謝了又開,天遠和亦靜的故事已經結束了,但是初塵出天下平的故事才方纔開端!
軒帝元年,為攝政王,九歲之姿立於世人麵前,狂傲清冷,高不成及。厥後開武館、設書院、建學院、改軌製、平戰亂、安百姓,才氣聰明由此可見。
冇想到的是,就在那天早晨,初塵白叟來了,他直接帶走了亦靜,他和文天遠追了好久才發明到了這麼一個世外之地,這裡漫山遍野都是梅花,並且開的非常的爛漫和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