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歸順[第2頁/共4頁]
這個位置,從名義上來講,是管著全部陝西路的統統兵馬的。
馬興淡淡一笑:“如果一小我真有了非份之想,這些都不會成為他的拘束!你不記得漢高祖的分我一杯羹的故事了嗎?”
“從內心深處講,對你們如許的人,我是很氣憤的。為了一己之私,而致萬千百姓於不顧,擅起兵戈,無惡不作,李度,不說彆的,便是你在綏德所做的事情,砍你十次頭,也不為過!”
“或許是回京去當禦史中丞!”馬興道。
“並且學士,你需求的隻是製衡是吧?從你的內心講,你當然不但願蕭定做出一些甚麼來?你想要的,隻是扼製蕭定,讓貳心有所畏罷了。這一點,我李度自傲還是能做到遊刃不足的。”
“如果他肯返來與學士一敘,那的確是一件功德,起碼證明,這位大權在握的蕭總管,到現在為止,還冇有甚麼非分之想。想想也是,他的父親是國朝重臣,他的兄弟現在也是出息弘遠,他有甚麼來由胡來呢?”
如許的事情,當然是不能見容於馬興如許的官員的。
“蕭總管擊殺叛賊,又替國朝開疆拓土,現在橫山黨項膺服,吐蕃遊騎不再,青塘、河湟儘返國朝,西北道上,兵鋒已成,國朝三路伐遼,已經將近成型了!”馬興直視李度:“你說這個是甚麼意義?”
“以是我才一向在躊躇,直到大哥送了信過來。”李度道:“學士,我李氏,與蕭定有不共戴天之仇。”
李度淺笑道:“這個末將天然是信的。蕭總管麾下,光是馬隊便超越三萬,並且儘是黨項、吐蕃、回紇之輩,這瀚海對於步兵來講,的確是難以超越的天險,但對於馬隊而言,卻算不了甚麼。隻要他們呈現在夏州,嗣武關這邊王知軍再儘起雄師猛攻,以我定難軍現在之士氣,隻怕很快就會潰敗。”
李度介麵道:“學士如此,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走到本日之境地,也不是我李氏最後的設法,隻是一步一步,便不由自主了!”
李度將會去延安府的安撫使上任,但他麾下的兵馬,卻會駐紮在夏州、石州等地,統軍的天然是李度的親信,而這兩州的知州,也都會由李度保舉。
正如李度所言,如果朝廷真的一紙調令給蕭定,而蕭定卻又不奉詔,那朝廷何故自處?蕭定接下來又會做些甚麼?
李度垂下眼瞼,道:“學士,蕭總管的確是不世良將,固然是仇敵,但李度仍然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不過學士,現在蕭總管手中握有的氣力,但是遠超我李氏當年了。”
這是馬也許給李度的新官職。
“當然不是!”李度眼中鋒芒一閃而過,“是大哥臨終前的決定。學士,說句誠懇話,如果不是大哥的這封信,我已經籌辦率部投奔遼國去了。”
“還是那句話,儘人事,聽天命!”馬興道:“回到延安府以後,再做最後一件事吧,請蕭定返來好好地談一談!”
“我要走了,他就不來送送我嗎?”馬興淺笑道:“如果是之前,他不見得會返來,但現在李度歸順了,又任了陝西路都鈐轄一職,蕭定必定是會返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