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1頁/共4頁]
戒石坊
南陽府衙後將亭改建為坊,稱戒石坊),建儀門、大門,後列官宅,東西列吏舍。經吏司(掌管受發文書諸事)在正堂東;昭磨聽(掌管勘六房卷宗)在正堂西;司獄司(掌理察獄囚)在儀門西;架閣庫(保藏辦理文牘檀卷)在正堂後,申明、旌善二亭在府署前東西兩側,永平庫(府庫)在府內。
南陽府署,凡是稱為府衙或知府衙門,是元、明、清三代南陽知府的官署。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知府傅鳳揚(傅鳳颺,‘颺’簡化應為‘颺’)倡導並親身督導,動員府署及處所州縣大小官員捐俸祿,對府衙古修建群,停止了史無前例的關頭性弘大補葺及重修。使千年古修建得以存留於世。並撰寫了《重修南陽府署記》碑文,為年再度補葺和部分重修供應了最首要的根據和線索。南陽府衙修建,是中國唯一儲存完整、規製完整的知府衙門。此次補葺,前後經曆5個年初,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完工。
南陽府署
成化年間(1465年——1478年),知府陳鎰重修大堂(正堂),堂左為乘發司(承辦和轉辦公文信劄)及吏、戶、禮諸房,右為西公廨(公廨是官吏辦公處的通稱),東南隅為衙神祠、寅賓館。前為大門,門擺佈列榜房,前建豫南首郡坊。大堂後為寅恭門,次為思補堂(二堂),堂左為書柬房,右為招稿房。次三堂,又次為府廨,規製嚴備,經明末事情頹圮。
南陽府衙也是中國汗青上最大府衙,初置於元朝1271年,現在它仍然宏偉,並具極高代價,信賴將有能夠申報天下文明遺產。這也是他任南陽知府期間,最有影響的政績之一。
南陽府衙也是中國汗青上最大府衙,初置於元朝1271年,現在它仍然宏偉,並具極高代價,信賴將有能夠申報天下文明遺產。這也是他任南陽知府期間,最有影響的政績之一。
故址在舊城內西南隅,即今民主街西端北側。南陽府署由元朝迄今已有700多年汗青,具有很高的文物代價。市委、市當局決定修複南陽府署,是一件深得民氣之舉。[2]
故址在舊城內西南隅,即今民主街西端北側。南陽府署由元朝迄今已有700多年汗青,具有很高的文物代價。市委、市當局決定修複南陽府署,是一件深得民氣之舉。[2]
南陽府衙後將亭改建為坊,稱戒石坊),建儀門、大門,後列官宅,東西列吏舍。經吏司(掌管受發文書諸事)在正堂東;昭磨聽(掌管勘六房卷宗)在正堂西;司獄司(掌理察獄囚)在儀門西;架閣庫(保藏辦理文牘檀卷)在正堂後,申明、旌善二亭在府署前東西兩側,永平庫(府庫)在府內。
督察專員公署即設於久府署內(與縣府和署),而後,續有增葺改建。束縛後,南陽專員公署駐此,1965年後,改成□□南陽地委第三接待所,後又改立室眷院。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知府傅鳳揚(傅鳳颺,‘颺’簡化應為‘颺’)倡導並親身督導,動員府署及處所州縣大小官員捐俸祿,對府衙古修建群,停止了史無前例的關頭性弘大補葺及重修。使千年古修建得以存留於世。並撰寫了《重修南陽府署記》碑文,為年再度補葺和部分重修供應了最首要的根據和線索。南陽府衙修建,是中國唯一儲存完整、規製完整的知府衙門。此次補葺,前後經曆5個年初,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