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零章 無計可施[第1頁/共2頁]
趙旭任戶部堂官多年,戶部上高低下都是他的人。趙旭身後,明和帝費了好大力量,才找出一個呂賢。
李家如果冇有事前獲得動靜,能夠會措手不及,現在既然提早曉得了,那就是有備而來。
厥後李家和霍家一樣,有一支也遷到都城,都城四通八達,比起杭州更合適他們。這幾家李家在都城已經站穩腳根,加上他們在江南的基業,一次性拿出十幾萬兩銀子不成題目。
明和帝隻是汲引了他,卻冇有為他掃清停滯,放眼望去,戶部仍然是以趙旭的報酬主。
就是當年那件事也是無妄之災,郭詠想為王皇後襬脫,才抓了霍產業替罪羊,現在王家早就不再是彭城伯府,他們是犯了暗害天子的罪臣,早已抄家滅門,王太後更是早就死去多年,當今聖上最不肯意提起的便是王家和王太後了。
李家是揚州鹽商出身,厥後鹽運的買賣被勳貴們插手,幾番剝削下來所餘無幾,李家便早早地滿身而退,舉家搬至杭州,做起了其他買賣。
呂賢之前就和趙旭有衝突,連帶著就是把大半個戶部都給獲咎了,現在他做了戶部的堂官,可想而知,上麵的人陽奉陰違,公開裡還要戳他幾刀,他在這個位子還不到半年,就被架空了。
趙旭固然不在了,可這些人要麼是他的弟子,要麼是他的同科,要麼是仰仗他的乾係爬上來的。
即便如此,郭詠終究還是掉了一顆腦袋。
李燁問他,如果因為這件事,朝堂之上有人提起當年霍家為王家頂罪之事,龍顏不悅下,他還能像霍九那樣撈個小官鐺鐺嗎?
戶部的人十之8、九都算得一手好帳,會計帳的人全都心細如髮,這邊呂賢讓人去查詢這些商賈時,那邊就有人猜出他要做甚麼了。
不管是王太後還是彭城伯府王家,都是明和帝不想提起的,且,當年霍家的那件事,是太皇太後承諾的,慶王和芳儀長公主都有參與,永濟寺主持親身開了功德殿,是以才做得如此標緻。
今時本日的霍家早就不是阿誰剛從江南過來的冤大頭了,再說,當年霍九為此得了官身,雖說霍九死了,但是霍家也不再是商戶,而是小吏之家,甚麼時候有向小吏之家索要財帛的先例了?
二人想來想去,冇有比這更好的體例了。
呂賢不但不是趙旭的人,還在一件事上與趙旭有了衝突,使得他被壓抑多年。
這些埋冇在背後的事情,崔世綸不曉得,呂賢也不曉得,他們看到的隻是大要,隻是朝廷從霍家拿到了銀子,處理了燃眉之急,而朝廷賜與霍家的,也不過就是個八品小吏的官身罷了。
起首被呂賢選中的就是杭州李家。
這兩頂大帽子壓下來,李家隻能打碎牙齒帶血吞。
還找霍家要銀子,明顯不可。
外人隻道郭詠不利,惹上了展懷阿誰小魔星。
天子決不會親身下旨讓李家掏銀子的,那成甚麼了?這類丟臉的事當然不能讓天子去做,但是也冇有第二個太皇太後了,即便有太皇太後,也冇有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哭著鬨著去攪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