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力勝(上)[第1頁/共3頁]
李貞問:“將軍想到了甚麼?”
安設部伍之時,他也派出邃密標兵向東窺伺,不到半個時候,標兵們便回報說:吳軍到了。
李貞的意義是,謝旌所部已經深切伏擊圈,不必再等了。
雷遠毫不睬會。
遠處稀有聲清脆鳥鳴傳來,那是劉郃所部在催促策動。
“本來如此。”他說。
就在他們火線十餘丈處,江東兵馬緩緩行進的腳步聲愈來愈響,而雷遠仍然不動。
枝江縣位於江陵城周平原的最西端,與夷陵縣的群山相接,陣勢以丘崗平原為主,較之夷陵當然開敞,地形卻非常龐大。自荊山深處發源的諸多河道,都經枝江蜿蜒向南,其聞名者,除了沮水、漳水以外,在縣城的西麵另有洋溪、三郎溪、花溪、滄茫溪、渃溪等二十餘條。
雄渾鼓聲、苦楚號角和彷彿沸騰的喊殺聲轟然響起。
雷遠反倒輕鬆,他輕聲笑笑。
趁著淩晨氣候尚暗,而沿途薄霧滿盈,雷遠所部緩慢行軍,巳時便趕到了洋溪東麵的一處村莊。村莊中有百餘人丁,雷遠命令臨時禁閉,以防動靜泄漏。
但陸議這一起兵馬,乃是賣力封堵荊益兩州聯絡的關頭一起。江南的夷道、江北的夷陵,這兩座城池便如峽口擺佈兩扇大門,必必要儘數篡奪,才氣閉鎖峽江。
江東人情願主動湊到麵前來捱打,那恰是我雷遠求之不得的功德!
“含章,傳聞你比來在讀尉繚子?”
雷遠將馬岱所部馬隊安設在一處坪壩火線,而劉郃、文四所部等漢家部曲分離暗藏在南麵的凹地中。蠻兵數量雖多,不習戰陣之法、不耐束縛,故而安設在西麵村莊火線,作為乘勝擴大戰果所用。
現在陸議在南,所部萬餘人,俱都是江東陸氏本身的精銳,沿途守勢凶悍,直取夷道。而在北路,就隻謝旌帶著三千人賣力?這三千人就算一起殺到夷陵城下,又能做甚麼?本來探報不是說五千麼?
身後蘆葦蕩一動,標兵首級滿頭大汗地折返返來:“將軍,我親身確認了,實無後隊……江東兵馬就隻這三千人。”
雷遠急令諸軍埋冇,斯須以後,吳軍公然大至,打起的軍旗上大書一個謝字。預算其兵力範圍,約有三千。
而江北的雷遠連夜重團體例,預備反擊。因為將士長途變更怠倦,雷遠使將士們當夜歇息一晚,次日向東行進。
站在村頭高處的富強林地向東看,可見官道兩側有狹長的高山,南麵是凹地池沼,北麵則有幾座起伏不大的小山,小山下的坪壩密佈矮樹和亂草。
雷遠的腦海中靈光一閃。
這些溪流俱都深闊,相互時有交叉,春夏時溪水澎湃,波流迴盪,遂瀦為星羅棋佈的湖泊和深深淺淺,幾無邊沿的藪澤。春夏時節,濕地間青綠色的蘆葦叢正在瘋長,足足有半人多高。風吹過,億萬葦杆扭捏起伏,彷彿波瀾。
說到這裡,雷遠鏘然拔劍:“舉旗!擂鼓!反擊!傳令兵當即通傳各部,就說,大功還在背麵,此等小敵,不堪一擊。一刻以內,我就要見到謝旌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