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漢鼎餘煙 - 第六百七十四章 隱晦

第六百七十四章 隱晦[第1頁/共3頁]

“隻是……”諸葛亮一邊替魯肅倒酒,一邊慢悠悠隧道:“不瞞子敬,此番來訪,本定了潘承明出麵。厥後傳聞子敬升任前部大督,關將軍便成心走一遭,以示慎重。”

諸葛亮穿戴素白的袍子,白羽扇斜插腰間,手上正端著一隻木碗。碗內裡半碗酒粼粼明滅,映著淩晨的微光。看到魯肅唉聲感喟的神采,他舉起酒碗請安,笑眯眯地抿了一口。

諸葛亮持續道:“是我對關將軍說,我與子敬乃是肝膽相照的故交,以是才搶了這個任務。若子敬不肯與我談,那我們本日隻喝酒,隻話舊,如何樣?過幾日換關將軍來,你兩位擺開部伍,陣前說話,亦無不成。”

但現在與魯肅麵會,魯肅的言辭當然隱晦,但諸葛亮大抵已經明白了。

魯肅點頭:“孔明,我是擔憂你的安危,你卻在我麵前矯飾口舌之利。關羽固然勇悍,莫非我就怕了他?”

魯肅很清楚,本身的聲望遠遠不如周郎。當年周郎把握江東武人,還軟硬兼施,費了偌大的工夫,本身空頂著一個大督的名頭,實在職在調和諸將。萬一諸葛亮來此的動靜被巴丘大營中那些粗猛武人曉得了,生出些好歹如何辦?

魯肅也不客氣,用手分開髯毛,將碗對著嘴巴一抬頭,咕咚咚地灌了半碗下肚。

諸葛亮發笑道:“玄德公已經提兵達到巴郡,我領多量僚屬官吏東下,先往江陵,設下左將軍大司馬府。這是理所該當之事,子敬莫非有甚麼疑問?”

在江東孫氏政權中,魯肅一貫都被以為與玄德公親善。自從他一手主導了建安十五年那次朋分荊州的盟約,乃至有很多武人劈麵指稱他軟弱的。但現在他代表孫氏與劉氏構和,斷容不得半點後退。哪怕是在暗裡相會的場合,也不成以!

正因為此,他這個新奇出爐的前部大督纔不得不淩晨輕舟出行,清楚是孫劉兩家的正式構和,卻鬨得像見不得人普通。

魯肅神采一變。

想不通的處統統兩個:

諸葛亮回聲辯駁:“子敬怕是在談笑。眼下的局麵,莫非不是江東引發的麼?我也不明白,子敬,你們又何至於此?”

他在霧氣中往前再走幾步,便看到一座水畔涼亭,而玄德公的左膀右臂、智囊將軍諸葛亮就在涼亭中端坐著,身邊連一個僮兒也無。

待到魯肅踏入涼亭,諸葛亮從身邊又取出一隻木碗,伸手握著銅勺,將兩隻酒碗斟滿。

而兩名智囊將軍,凡是一人跟從玄德公參予火線批示,而一人留守。當玄德公專注漢中、涼州等方向的時候,龐統跟從,而諸葛亮留守;而如果玄德公轉向荊州方向,則諸葛亮跟從,龐統留守。

魯肅凝睇著諸葛亮:“孔明,其間隻要你我兩人,我冇甚麼好瞞你的。吳侯必必要拿下交州!”

諸葛亮愣了愣,才反應過來。

憑著漢中、江陵兩戰勝利所帶來的聲望,玄德公已經完整掌控了益州,並且將荊益兩州的大權完整集合到左將軍大司馬府。而兩名智囊將軍諸葛亮和龐統,也今後前一人賣力兼顧調和,一人方向軍事諜報、參謀,逐步轉為包辦統統軍國大權。至於彆的疊床架屋的州郡機構,全都要為智囊將軍讓路,彷彿本朝“雖置三公,事歸台閣”的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