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1頁/共3頁]
頭痛啊,頭痛啊。
這邊劉備在勸曹操息雷霆之怒,那邊袁紹也有點撐不下去了。袁紹還不是史上阿誰執掌冀、青、幽、並四州的北方霸主。他現在隻是方纔在冀州站穩腳罷了。而在四周,袁紹發明他的仇敵另有很多。
當年張燕擁眾百萬,權勢遍及常山、中山、趙郡、河內、上黨諸郡縣,連朝廷都無可何如,隻得捏著鼻子招安張燕,拜其為平難中郎將,讓其辦理河北山區,授其保舉孝廉,調派計吏到洛陽的權力。現在固然在各方的大力打擊下,黑山賊權勢多有縮水,可那也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小瞧的。
就在袁紹心中泛著各種動機的時候,親信來報:“主公,曹操之父曹嵩為陶謙彆將崔恒襲殺。曹操已率軍出征徐州,為父報仇。”
如何會如此?若能按打算拿下幷州,然後攻滅公孫瓚,奪了幽州,再拉攏兗州,到時挾四州之勢,遷天子來鄴,天下那個能與我對抗?如此數十年後,天下豈不儘歸我袁氏統統?
袁紹在營中,等來了張燕的手劄,翻開一看,好懸冇給氣死。看看張燕如何說的:“袁公欲戰便戰,欲和便和,當我張燕何許人哉?袁公與我同為漢臣,卻擅啟戰端,害我數十萬黑山袍澤,今諸山之間,屍首遍野,血流漂杵,我黑山軍兄弟日夜號哭,誓欲報此血仇。燕本微末,蒙諸將士之厚愛,方得以執黑山軍之盟主。今將士忿忿,群情洶洶,燕又豈敢不從?兩方罷戰之事,袁公休得再言。”
因而,想了好幾天終究想透辟的袁紹親率麴義等邀張燕戰於井陘,又暗使顏良等伏兵於虖沱河。當時,旗號蔽日,金鼓勵天,兩軍死鬥,從早至晚。待兩軍皆疲時,一聲鼓響,大將顏良、文醜等自張燕軍後殺出,歡聲動天,金鼓齊振,張燕措手不及,遂敗。袁紹大破黑山軍後,並未追擊,遣使至張燕營中,商定兩家不如就此乾休。
剛聽到這動靜,袁紹還愣了下,心中挺不是滋味的。曹嵩曹太尉死了?哎喲,這麼一個馴良的老頭兒,如何說去就去了?傳聞一家子都死光了?唉,這下子,孟德父母弟弟都死了,真慘。
袁紹一股肝火無可宣泄,隻恨不得一劍把張燕這個臭不要臉的給剁得稀巴爛纔好。你家於毒把老子的鄴城都突破了,這是誰擅啟戰端?我冀州死傷無數,你黑山軍就不能死人了?連於毒所部,一起加起來,陣斬數萬,跑了數萬,誇大點,算上受傷不治的,出錯掉河裡、絕壁上麵,或者被野獸吃了的,算你十來萬好了,你胡亂一說,就成了幾十萬人都被我害了?真要如許,老子還不想乾休了呢,趁早把你這蝥賊給滅嘍!你張燕是甚麼人我還不曉得,十數年間,黑山軍的刺頭一個個的,不是急病暴斃就是騎馬跌死,你要說退兵,你麾下的賊頭敢放半個屁?還跟我假惺惺的說群情洶洶豈敢不從?
張燕固然不在乎傷亡,但打不贏還一向打,那就是有點兒蠢了,更何況,胡騎都是他借來的雇傭軍,固然有友情在,但還是要支出代價的。既然袁紹想乾休,那麼就乾休好了。當然,張燕也不傻,袁紹占了上風還想兩家握手言和,必定是有事。既然如許,不獅子大開口討點好處,那就太可惜了。因而張燕便親書一封,讓袁紹的使者給帶了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