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1頁/共3頁]
戲誌才便笑道:“返歸程中,諸郡縣府庫與諸後代,任子廉將軍取之。”
曹仁聽了,脖子一梗,道:“誌才所言差矣,就算是陶謙說動袁本初,主公亦不是無人互助,青州劉玄德,素與主公親厚,可為我兗州臂援也。”
曹洪在中間便急了,抱拳道:“主公,此番大戰,耗損無數,若不拿下些郡縣,如何向將士們交代。”這倒是個好處至上向來不肯虧損的主。
陶謙邊跑邊在路上揣摩,這事兒得弄清楚,不然這仇可就真結大了。不過看來曹操現在是不管如何也沉著不下來,本身得先找個安然的處所再說。嗯,下邳城是不能去了,那邊擋不住發了瘋的兗州兵將,得去郯城。這個時候,陶謙就有點兒悔怨了。兩個謀臣,趙昱被他弄到徐州最南邊去當廣陵太守,王朗更是到揚州去了。這個時候,想籌議點事兒,一個稱心的人都冇有。
郯城,高傲漢帝國將天下分為十三州部以來,這裡便一向是徐州刺史的治所。這座並不高大的陳腐都會,卻以它堅固的身軀,硬生生的將兗州兵將擋在了城外。陶謙固然臨時安然了,心中卻並未輕鬆下來。先是趕緊遣出親信查實事情原因。比及擺佈回報,乃彆將崔恒私行所為,在襲殺曹嵩一家長幼,篡奪財物後,崔恒已經率了親信部曲消逝得無影無蹤。陶謙當時身材就是一晃,麵前一黑,差點栽倒在地上。這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降。陶謙真的是欲哭無淚,一腔肝火又無處可宣泄,隻好破口痛罵:“狗賊!豎子!陷我於不義!”
兗州軍退,郯城自陶謙、東海國相劉馗以下,莫不歡聲雷動。朝陽斜照,染得曹操一身金黃,聽得身後郯城中的喝彩聲,曹操恨恨不已,暗道,下次我再捲土重來,必破郯城!
戲誌纔在中間道:“主公,千萬不成!”曹操眼睛一眯,還冇說話,諸姑息已經鼓譟了起來。
曹操長歎一聲,道:“便從誌才所言,三今後若不能下郯縣,雄師撤回兗州。”心中倒是暗道,若還能再多給我幾日時候,便好了,實在是可惜了。
劉備在青州做好了決定,便靜極思動,將諸政事拜托予荀彧等諸臣,本身帶了張飛、劉恪等人率三千親軍,疾往徐州馳來,方入琅琊,便遇見了陶謙的使臣。那使臣見了劉備的大旗,喜出忘外,趕緊立於道旁,等劉備雄師靠近,方恭敬的遞上文書,讓標兵帶了他去見劉備。然後便哭訴道:“劉使君,我家主公不知麾下彆將崔恒擅行惡事,是以招來徐州之禍。素聞使君仁心,又與曹使君交厚,還請劉使君看在徐州百姓的份上,勸一勸曹使君罷。”
三今後,郯縣固然搖搖欲墜,但仍然堅硬在大地上。曹操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回家了。久戰不下,軍糧不敷,兗州兒郎銳氣已歇。不走不可了。
這日,曹操方升帳,戲誌才便走了出去,道:“主公,我兗州將士在郯縣城下,最多還能逗留三日,三日以後,若郯城不撥,則需退兵回兗州了。軍中糧將儘矣。”
曹操閉目深思了會,便道:“便從誌才所言,先回兗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