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皇劉備 - 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

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1頁/共2頁]

以是在涼州,不聽話的鮮卑人和羌人,另有落草為寇的漢人敗類,已經十足化作了這片地盤上的肥料了。

漢朝在西域,自張騫到班超,向來都是以夷製夷。漢朝常常隻給兵幾百到千餘人給西域都護和長史,西域如有動亂,西域的長官便會征發本地諸國的兵馬,以討不臣。西漢常惠攻打龜茲,征發的是烏孫等國的兵馬;班超攻打龜茲、焉耆,征發的是疏勒、於闐等國的兵馬……此種例子史乘上比比皆是。歸正死的都是本國人,他們用起來毫不肉痛。現在麴義打的也是一樣的主張。固然他有五千兵馬,但這五千後輩,可都是漢家兒郎。用他們去與胡人拚殺,如果死傷得太多,豈不是虧大了?

丁儀心中也非常驚奇,當年他往西域時,涼州可不是如許安靜的。羌人、鮮卑人,在這裡來去如風,劫奪成性。現在卻全然不見了蹤跡。他卻不曉得,劉備先是光複關、涼,然後又率部北上,毀滅兩部鮮卑。如此威勢,誰還敢在涼州搞事情?更彆說關、涼另有張繡與趙雲兩員大將鎮守了。張繡在涼州,也不管內政,專門拉著軍隊,輪番打擊不聽話的羌人。如有異動者,動輒便是血洗。就是羌人再不怕死,也被張繡的雷霆手腕給震懾得老誠懇實了。先是強勢打擊,然後又用劉備的懷柔漢化之策。分而治之。不聽話的,仇恨漢朝的,紛繁分開漢境,逃入高原之上。誠懇聽話的,則順服於官府的辦理,給本身取漢名,編入戶籍,分給地步或牧場。

西域一時之間,又生風雲。

卻說丁儀一起東行,率了使臣與商隊,先進了玉門關。到了敦煌以後,太守張恭傳聞是麴義遣使入青州朝見,便出來訪問了丁儀一乾人等。然後又派了些兵馬一起護送到酒泉。

焉耆國彆看它在西域諸國中不是最強大的,但要提及膽小包天,焉耆得數一數二。當年漢明帝駕崩,焉耆以中國大喪之故,與龜茲一道勾搭出兵攻打西域都護府,乃至都護陳睦以下皆死。當時班超在疏勒,龜茲一不做二不休,又結合姑墨一起出兵攻打疏勒,欲攻滅疏勒,幸虧疏勒一心向漢,與班超在疏勒死守年餘。漢章帝即位,恐班超孤懸在外不能自主,遂召其還。班超一走,疏勒不能死守,遂降龜茲。龜茲在西域搞事,差點使班超多年心血一朝儘棄,因而班超返國以後,開端籌算報仇了,因而上書給漢章帝,欲舉兵擊龜茲,以平西域。漢章帝準之,班超率著千餘漢軍,進軍西域,顛末數年的戰役,龜茲、焉耆、疏勒、姑墨等國,全數臣服內附。

麴義接到段煨手劄以後,便調集南道諸國國主道:“今我與段將軍奉王命來此,南、北諸國皆遣使來見,獨占龜茲、焉耆不平王命。我與段將軍欲出兵擊之。爾等可出兵助之。”

麴義便馬上領兵出征,順蔥嶺河北上,兵鋒直指溫宿。與此同時,段煨也在北道諸國征發了近二萬兵馬,南下攻打危須。

西域北道諸國,早就臣服漢朝多年,段煨來這裡遭受兵亂,亦不過是漢人本身反叛罷了。撥亂歸正以後,諸國主已經紛繁前來拜見,表示持續臣服之心。隻是段煨在這裡等了好久,唯獨不見焉耆與龜茲的使者來。心中不免就動了知名。段煨纔不信焉耆與龜茲不曉得本身來了柳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