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1頁/共2頁]
太史慈率了海軍,度過大河,進入漯水,順漯水都進逼到兗州的聊城了,見曹操還不回師。心知曹操是一心一意的打天子的主張了。因而便還師,直接率部到鄃縣鴻溝,以候張飛。
這讀書人開起腦洞來,真的很可駭。特彆還是二個天下稀有的聰明人。張飛都被他們給繞胡塗了。張飛直接問道:“賈公、公達,我軍到底從那邊還本州?”
又過了數日,曹操與張郃彆離退兵。張飛探得明白,亦撥營而走。持續前行。張繡來尋張飛,道:“益德,曹操狡計百出,其雖退,火線恐有變故,不能不防。”
賈詡在那邊和荀攸參議個不斷,賈詡道:“曹操多謀,其於鄃縣,必然是虛張燈號以詐我。”
太史慈到了邊疆,亦探得鄃縣非常,未幾又接到了張飛的來使,說是欲走鄃縣。太史慈心中驚奇,鄃縣較著有伏兵,如何還要走鄃縣?太史慈不敢怠慢,便飛報青州。劉備看了,也是一頭霧水。心中固然信賴賈詡與荀攸的判定,又恐有失,為保險起見,又調嚴顏率部鎮守平原,與太史慈相互照應。
夏侯淵引軍走了以後,曹操也籌算走了。臨行前,請來張郃,問道:“儁乂,吾欲往州中鴻溝再擊張飛,汝欲同往乎?”
張飛這個時候,正與賈詡和荀攸籌議回青州的線路。兩條路,一是走靈縣入青州。二是走鄃縣入青州。走靈縣路程短,但間隔兗州也近。靈縣實在就在冀、兗、青三州的鴻溝上。走鄃縣路途要遠一些,但離青州的平原縣城很近。
本來也冇甚麼好會商的,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要走平原。但是現在火線探子來報,說鄃縣四周,遍插燈號,放眼望去,皆是曹軍。這就由不得張飛失慎重了。貝丘大戰以後,張郃已經曉得了本身軍中有長安天子的鑾駕在,現在他的奏報隻怕已經擺在了袁紹的案頭。若再被曹操雄師給阻上一阻,等袁紹回師,那可就完了。
張飛一臉愁悶,聽你們會商了半天,最後的成果還是鄃縣,這還會商何為?聽了以後,張飛便遣出了標兵,飛報青州,告訴救兵於鄃縣策應。
卻說張飛自出兵後,劉備一麵對付北方的戰事,一麵隨時通詳確作監控魏郡的軍事力量。見張飛入魏郡,而界橋與魏郡守軍皆未轟動,劉備便稍稍放下心來。看來魏郡那邊應當是力量不敷這才投鼠忌器,不敢與張飛相抗。成果剛鬆一口氣,冇多久又接報,說兗州有異動,軍隊大範圍的往冀州方向集結。
張郃搖了點頭,道:“曹公,吾麾下死傷頗多,軍士好戰,吾欲率軍回界橋休整,不能從曹公也。”
賈詡與荀攸異口同聲,一臉果斷的道:“鄃縣!”
事到現在,曹操便思道,此番未能一擊而中,張飛定會進步警戒,不如且退,觀其動靜。想了一會,曹操又心中一計,因而喚來夏侯淵,使他率了一部人馬,徑往鄃縣去了。
張飛在一旁,聽他們爭來爭去,頭都大了。賈詡和荀攸的意義是曹操必定在鄃縣用計,那邊大張旗鼓必定是虛兵,想逼我們走靈縣。但曹操不是普通人,他應當曉得我們能猜到鄃縣是虛兵,以是料我們會反其道而行,不走靈縣而改走鄃縣,以是他在鄃縣應當是真的有伏兵。不過曹操應當也能猜到我們會曉得他在鄃縣的是伏兵,以是我們會改道靈縣。因而他真正的伏兵應當是在靈縣。以是我們還是得走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