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1頁/共3頁]
聽聞公孫瓚另有遺信給本身,劉虞便在書房,翻開來信,看一看這個老仇家有甚麼話要跟本身講。
幽州世為邊鎮,乃大漢之屏藩。這塊瘠薄的地盤上,甚麼都缺,獨一不缺的隻要悍不畏死、武勇好鬥的漢兒。這麼一個上好的兵源之地,袁紹會放棄嗎?想來不久以後,本身便會收到袁紹雄師來攻的動靜了罷?
公孫瓚身後,全軍舉喪,停靈七今後,葬之於拒馬水北麵高地。長史關靖,居此職經年,素無大謀而獨得公孫瓚之信幸。今公孫瓚死,關靖自居其府,道:“主公既死,吾豈能夠獨生乎。”因而自縊於府中。世人雖不喜關靖其人,亦歎其之忠義。遂同葬於拒馬河邊。
鮮於輔得了劉虞之令,來見公孫續,告之其意。公孫續聽了,又休整了一日,先遣人往青州報信,讓青州方麵籌辦策應,以防路上冀州軍。然後便與趙雲、田豫兩人護了家小,率軍徑往渤海而去。
袁紹想了想,感覺以本身軍隊目前的狀況,確切分歧適再與青州大打脫手。便忍住這口氣,心道劉備我遲早要清算你。因而對沮授道:“劉備無端侵我境,可去信責之。”
鮮於輔心中便一動,心想還是先歸去看看主公如何說。因而拿了信,倉促而去。鮮於輔一起快馬加鞭,讓人把信送到了薊縣劉虞處。
劉虞計算已定,因而傳命給鮮於輔,公孫續南下之時,不得有阻。彆的讓其率軍鎮守涿郡,以防袁紹。
劉虞想了想,也罷,公孫瓚的殘軍敗將往青州玄德處,也算是有了個好去處。並且玄德得了這支軍,想來也不會對幽州不聞不問。又有本身遣軍助玄德往討袁術之情,袁紹兵進幽州時,玄德定然會出兵互助。又想到更遠處,本身已經年老,幽州這類貧苦邊鎮,本身朽邁得格外敏捷。現在本身獨子劉和遠在長安久未通音信,如果本身萬一有個甚麼不當,這幽州,還是交給玄德比較放心。畢竟同為漢室宗親,固然血脈隔得有些遠了,但一筆也寫不出兩個劉字不是嗎。總比袁紹這等心胸叵測之徒占了去的好吧?
渤海相那裡不曉得,但一看燈號,冇有一個是他能惹得起的,隻好縮著脖子當鴕鳥,假裝看不見了。當然也派人向袁紹彙報了,隻是他的人,冇袁紹的標兵快罷了。
公孫瓚啊公孫瓚,你就是死了你也要搗蛋。你本歸幽州牧統屬,你死了你的部曲天然要歸幽州本部,如何能夠南歸劉玄德?
劉虞看完信以後,墮入了深思當中。劉虞並不笨,當年袁紹因董卓行廢立之事而欲立劉虞時,劉虞便固辭不就。皆因他曉得袁紹此舉,是項羽立懷王之心也。他於這亂世當中恪守臣節,以忠誠自牧,夙夜憂勤,誌存王室。能夠說是儘得北人之心矣。獨一的缺憾,能夠就是本身不通兵事了。
田豐也道:“今雄師交戰連月,兵士思家好戰,再與青州戰,恐有倒黴。還請主公深慮之。”
公孫續雙目通紅,麵色慘白,聞言點頭道:“吾父遺言,令我率軍護了家小往歸青州。”鮮於輔聞言,胸中肝火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