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皇劉備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1頁/共3頁]

張燕很直接的儘忠了。崔琰也被張燕利落、直接的這句話弄得一愣,接著便笑道:“將軍真直人也。他年丹青麒麟閣,論功於雲台之時,將軍必不悔本日之定奪也。”

此時傳聞山外青州使者清河崔琰求見,不由雙目一亮。喜道:“快頭前帶路,吾要親迎使者出去!”

麒麟閣是漢武帝建立起來供奉功臣的處所,雲台有漢明帝時開端供奉的二十八將。張燕固然是一介武夫,卻也曉得這個典故,當下歡暢得哈哈大笑起來,頜下髯毛亂抖,道:“如此,便借崔君之吉言了。”

崔琰扶起張燕,暖和的笑道:“久聞將軍之名,本日有幸得見,崔琰之福也,吾等不告而訪,將軍何罪之有。”

一起疾行到了穀外,張燕一眼便瞥見了站在前線的崔琰和張遼,這二人,靜肅立在那邊,淵渟兵峙,一看就是非常之人。不由心中悄悄歎服,不愧是青州俊彥、北地王謝也。張燕目光一轉,便看向了崔琰,崔琰站在最火線,又一身儒袍,張燕一眼便認了出來,疾搶數步,深深一揖,道:“張燕見過崔使者,崔君遠道而來,燕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張燕在寨中,正閒來無事,練習健兒,俄然聞報,說山外有一夥人,自稱是青州使者,為首的阿誰是清河崔琰,正在內裡求見頭領。張燕平難中郎將當了也有些年初了,麾下的這些兒郎們卻仍然不改匪氣,不稱他將軍而呼為頭領,張燕改正了幾次無效,便也隨他們去了。

張燕聽了,心中立時掀起巨瀾來。當年他也是活不下去了,不得已之下,從了黃巾,然後跟從黃巾一起南征北討,直至黃巾滅亡,他又被推舉為頭子,帶著黃巾殘部縱橫北地諸郡直到現在。

話說返來,到了漢靈帝的時候,政治敗北,民不聊生。黃巾叛逆便發作了。張角三兄弟如何解讀當塗高,張燕也不曉得,他隻曉得,漢朝要滅亡了,遵循五德輪轉,漢是火德,火德以後,便是土德。以是黃巾軍頭裹黃巾,來彈壓漢活力運。成果冇想到,漢朝冇被黃巾軍給彈壓下去,黃巾軍反而被敏捷毀滅了。張燕在這亂世艱钜的儲存了下來。他一向在冷眼旁觀,看著漢家朝廷不竭式微,看著諸侯不竭強大。心中常常長歎,漢室公然是氣運將結束,可惜大賢能師不得當時也。

張燕腦洞大開了。西漢十三帝,然後王莽亂漢,光武天子複興。自光武帝傳到現在,也是十三帝了(算上劉辯和他兒子劉瑉)。天下已經有了袁術稱帝、諸侯之亂。環境與當初光武天子之時多麼類似。莫非閉幕這亂世,再興大漢的,便是劉備劉玄德?

當初大賢能師為甚麼要造反,他在黃巾軍中時,也常聽人道及,說是漢家已有天下數百載,已經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既然要改朝換代,天然製止不了五德學說和一句傳播了數百年的讖語。自先秦至漢,讖緯之學大為流行。漢武帝有次能夠是喝多了,便道:“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代漢者,當塗高也。”然後這句話就被天下人給牢服膺住了。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寫信賜與此讖語而稱帝的公孫述,說代漢者當塗高,你是阿誰當塗高嗎?不要瞎搞了,我也不怪你,亂世之時大家有想當天子的設法很普通,你還是快點投降吧。成果公孫述不作理睬,然後就被劉秀給攻滅了。劉秀得了天下以後,天下人又牽強附會,說劉秀纔是阿誰當塗高,秀字便是結了穗的稻子,稻子又生在路邊,然後又說六七之厄是六加七共傳十三位天子,合該到劉秀這兒答覆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