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1頁/共3頁]
孫堅臉一沉,便道:“德謀休很多言,吾意已決矣!”
益州劉璋接到劉表的援信,看了很久,倒是一聲長歎。劉表與他父親的恩仇,那是上輩人的事情,他也不想究查了。唇亡齒寒的事理他還是懂的。同為漢室宗親,他也想拉劉表一把。隻是張魯這米賊據了漢中,與他打生打死。打了這好幾年,不但冇能何如得了這米賊,卻竟然還被張魯把巴郡也給占了大半去。巴郡、漢中一失,這出川的門路已絕,他如何能派得救兵。救人如救火,雄師又不能繞走小道。
周瑜見走了甘寧,不由蹙眉,想不到這甘寧如此難纏,竟然關頭時候斷尾求生而去。不過能迫使其燒了戰船,也算是自家小勝一陣。因而看了看這江上隨波逐流的殘骸船板,便率海軍回營去了。
荊南曾經有顧雍在那邊說反張羨,還留有暗子在。如果自豫章往攻荊南數郡,不但讓劉表首尾不能兼顧,還能夠製止了與曹操直接對上。可惜孫堅也好孫策也罷,這兩父子太像了,脾氣不是普通的倔強。
當時他們接到劉備的手劄,讓他們防備揚州。成果現在揚州兵馬是動了,倒是提刀子衝往荊州。既然不是來打本身,那彆人死活,與我何乾?
不是士家兄弟冇有這份目光,實在是他們冇有這等爭雄之心。能保繁華,能延宗族,就萬事大吉了。以是汗青上的孫權隻是派了個步騭為交州刺史,士家兄弟便一聲不吭就投降了。士燮乃至還把兒子送到孫權那邊去當人質,表示本身很恭敬、很虔誠,孫權你大能夠對我放心。
見中原與南邊戰亂紛繁,劉璋心道若不趁機處理了張魯,到中原灰塵落定,諸侯來伐我時,如何能抵擋得住?若敵軍來,那張魯與我有仇,便降了去,這益州基業,立時便要被奪了去。到時如何有臉孔見先君於地下?
厥後在各種啟事之下,便鬨出了一場大事,然後幾個益州官員便叛逃到劉表那邊去了。甘寧就是此中一個。當然,這事與劉表也離開不了乾係。因為出了這類事,劉璋就怪趙韙,說他這個本土派魁首冇做好榜樣。命他措置這事。成果趙韙帶兵便要清算東州兵,東州兵大懼,心想如果趙韙勝利了他們都冇好果子吃,因而冒死的幫劉璋。成果就是趙韙兵敗身故。而劉璋也隻能堅信東州兵,再也不敢以益州報酬將了。以是益州凡是有軍事行動,便也隻好讓龐羲出馬了。
這恰好,荊州與益州的權勢分彆,驚人的類似。有荊州本地派,也有外來派。本地派的世家除了黃祖以外,其他多是投降派;而外來派幾近都是北伐派。成果因為荊州本土派掌權,而幫忙劉表清算荊州的恰是對北伐毫無興趣的荊襄豪族蒯氏兄弟和蔡氏家屬。以是外來派想有一番作為的幾近都成了隱士。汗青上的徐庶、諸葛亮等報酬何藏在荊州不退隱,莫非真的是在苦等劉備這個真命天子不成?
吳景也是一陣後怕,如果被那徐州軍攻了出去,這州中大半甲士都被帶走攻打荊州去了。如何能防得住那威名赫赫的關羽?聽了周瑜之言,哪有不從之理,忙一抱拳,道:“公謹之言甚是。某這便去安排巡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