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皇劉備 - 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

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1頁/共4頁]

劉備冇說完,袁紹就倉促打斷:“玄德,你真欲壞我大事乎?”語氣有點氣急廢弛了。盧植與鄭玄,目前固然冇有官職在身,但在士林中倒是一呼百應的人物。而劉焉、劉虞、劉表這三人,不但各據一州,且都是大漢宗親,說話分量實足。且劉表出為荊州刺史,劉虞加大司馬、加太傅、進封襄賁侯,可都是董卓下的聖旨,有這層乾係在,如果他們也聽了劉備的表示反對,這廢立之事,隻怕就真的停止不下去了。袁紹辛辛苦苦籌劃到現在,又豈能眼爭爭看著本身白忙一番?要劉備敢真的如此,他決定就當即率兵與劉備來個魚死網破。

賈詡道:“明天子為天下正朔、一國之主,而有逆臣行廢立之事,以檄文討之,得其正也。是以必行之!出兵討袁,得不償失也。自關東枉自發兵,關東諸侯,不從太師之命久矣。討之何益?以我涼州之力,而敵關東諸侯,太師自度,何時能掃平諸侯?與其墮入爭鬥,徒耗賦稅甲士,不如保守京兆、涼州。關東諸侯無內奸之憂,必墮入權力之爭,曹操逼死王匡、劉表之擊袁術,便是如此。太師何不靜坐高台,觀其內鬥。待其內鬨狠惡之時,太師自引雄師出關中,掃平諸侯,天下指日可定也。”

劉備找上門來第一句話就單刀直入:“本初,我還是反對現在就重立天子。”

董卓聽了,哦了一聲,饒有興趣的偏頭看著賈詡道:“願聞其詳。”

董卓回家一想,王允說的都是好體例,要不就這麼辦?不過董卓狐疑極大,且素知王允等人不是本身一起人,因而於家中置酒宴,令諸將前來議事。

第二個呼應的,就是名將朱儁。朱儁因平黃巾之亂而受封錢塘侯,曆任權貴之職,後又於河內太守任上,多次擊敗張燕。董卓專政,畏忌朱儁,拜其為太仆,覺得本身之副,朱儁夙來看不慣董卓,因而拒辭不受,又頻頻上書反對遷都之事。最後不為董卓所喜,因而遷都的時候也冇帶上他。朱儁怕董卓害他,因而率家兵護了一家長幼出走中牟。這時得聞太後與弘農王俱在,袁紹糾集宗室與諸侯,欲重立弘農王為天子。朱儁夙來恭還禮法,以為綱常不能亂,因而瞬時書記天下,同意袁紹此舉。

當時王允為司徒,錄尚書事。因而董卓便召王允、馬日磾、淳於嘉三人過府議事。問及關東之事,三公齊齊伏地,道:“唯太師之命是從!”

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聽了,齊聲嚷道:“太師,此計甚妙,還等甚麼,我等願為前鋒,引大兵出關中,擊袁紹、奪洛陽,以酬太師!”

董高見王允終究開聲,並且所說有理有據,因而董卓肝火漸消。王允見董卓邊聽邊點頭,因而插了一句,道:“執金吾士孫瑞有才謀,通兵事。臣保奏其為南陽太守,可使其率偏師出武關,以助劉表。還請太師允之。”

賈詡又道:“士孫瑞夙來心向關東諸侯,太師千萬不成使其引兵出武關。”

劉備淡淡道:“天無二日,人無二主,董卓未滅,豈可妄立新主?我與鄭師、家嶽手劄相同,他們亦持此論。想來荊州劉景升,幽州劉太傅、益州劉君侯等,亦彆有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