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皇劉備 - 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

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1頁/共3頁]

不過,看著仍然醉生夢死,滿不在乎的天子,大臣們一個個心中冰冷到了頂點。天子才二十幾歲,正值盛年,若無不測,再活個二十年那是一點題目都冇有,但是這天下,還能讓天子再折騰二十年嗎?

從古至今,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左昌他也不衡量衡量本身的本領,成果帶兵出去,小股叛軍倒是能一擁而上,以多欺少。比及大股叛軍呈現在本身跟前的時候,左昌又慫了。引兵欲走。賊將為首的恰是邊章,他也是深通軍事之人,一見這草包刺史所領之軍既無行列又無戰心,心中大喜,那裡肯放過。因而不一會兒便把左昌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兩人於羌部中素有威名,宋、王二人言隻要邊允、韓約至,他等才願降。邊慨諾諾了,韓約卻心眼多,怕有風險不肯意去。因而金城太守陳懿便好言勸之,說老兄,這些粗鄙蠻夷就聽你的,你就幫個忙,去走上一趟,壓服他們,讓他們各回各家,不要肇事了可好?

還好左昌固然愛財,卻也不蠢,曉得不好,便在叛軍合圍之前,速速遣了使者,召蓋勳等來相救。

因而奉告梁鵠:“夫絏食鷹鳶欲其鷙,鷙而烹之,將何用哉?”因而梁鵠從其言,免蘇正和之罪。蘇正和曉得了,光榮小命得保之餘,又感激蓋勳持正之言,因而登門拜謝,蓋勳閉門不見,奉告彆人說:“吾為梁使君謀,不為蘇正和也。”怨之如初。

蓋勳,字元固,敦煌人,家中世代為涼州長吏,初舉孝廉,後為漢陽長史。為人知兵事,性公允。邊郡有令名。昔年武威太守仗恃權勢,恣行貪橫,處置武都蘇正和向涼州刺史實名告發,成果當時的涼州刺史梁鵠害怕武威太守,不敢定他的罪,又怕他見怪本身,心想乾脆把這個吃飽了冇事做亂告發的人給殺了,以平武威太守之怨氣。因而把蘇正和給抓了起來,因蓋勳多策畫,梁鵠便向蓋勳問計,剛好蓋勳與蘇正和有仇,有人曉得了就說,這恰是個好機遇,乾脆就勸刺史把蘇正和給殺了得了。蓋勳回曰:“不成,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蓋勳勸了又勸,最後發怒道:“今之處置,豈重於古之監軍哉?”因而辛曾等冇法,隻好同意出兵相救。

梁鵠既還京師,時有左昌,使財賄賄宮中,即除涼州刺史。左昌倒也風趣,來了涼州,見涼州大亂,四周烽煙,不喜反憂。因而盜取軍費數千萬。時蓋勳為涼州長史,左昌肆無顧忌的胡來,蓋勳大為頭痛之餘,便複向左昌進諫。左昌大怒,心想老子好不輕易謀得個美差來撈錢,你一小小的長史竟然敢反對我?因而便派了蓋勳領軍去討宋揚、王國等。心想我也不殺你,讓你死於賊手吧。到時我再向朝廷奏表,為你請功。唉,我此人就是心軟。

前涼州刺史梁鵠當官不可,但書法寫得非常不錯。這傢夥曾於天子開設的鴻京都科中學習書法,當時就很得天子的賞識。此番黃巾起,天子怕梁鵠在涼州有失,因而征入朝中,除為侍中,未幾,便遷為尚書。官運一至如此。乃至在天下大亂,人不自安的時候,他先歸劉表、後依曹操,都因一手超脫的書法而得劉表、曹操的賞識,被待為上賓。可見有一技之長是多麼的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