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朱平安,你喜歡我嗎[第2頁/共2頁]
朱安然將這卷神臂弓看完,便將這卷書放回了原位,然後又走了數排選了一冊書翻開。
這些人拜訪歸拜訪,尊敬也尊敬,但是眼神裡的憐憫或者幸災樂禍還是少不了的。這些人也都是和張博一樣,對於翰林院瞭如指掌,對於朱安然賣力的這份“翰林院之最”的差事也是瞭如指掌。
真是好書啊!極其合用。
不過朱安然心態一向很安靜,讓他們有些絕望,他們還想看看朱安然憂桑的神采呢。
如果不是午餐時候到了,張四維在樓下叫本身下樓一同出去用飯,朱安然必定會沉浸在《永樂大典》中廢寢忘食。
朱安然從第一個書廚中取了第一冊《永樂大典》細看,發明這套隻是副本罷了,書的最內裡是一層黃絹,黃絹下是厚而精美的宣紙封麵。黃絹上有一個長方形的書簽,書簽上寫著“永樂大典”。上麵另有兩行小字列瞭然這冊書的卷數。
唉
在三樓朱安然看到了後代所看不到的《永樂大典》,後代的《永樂大典》顛末端汗青和烽火的浸禮,到當代隻要七百多卷儲存。但是在這個三樓倒是有一整套的《永樂大典》,整整22,937卷,分裝成了10,095冊,滿滿占了整整六間大小的三樓。
“天下古今事物都分離記錄在各種文籍當中,卷帙浩大,不易檢索。朕想遍及彙集各書中所載事物,用韻來統攝,以便考索。如許檢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普通輕易了......但願你們遵循我的意義,把有筆墨以來源代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另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僧道、技藝的質料都彙集起來,彙在一書當中,不要嫌浩繁了......”
與當代圖書館排序分歧的是,永樂大典並非是用漢語拚音和阿拉伯數字相連絡的體例,而是用《洪武正韻》作為排序根據,因為當時冇有拚音這一說。根據《洪武正韻》按圖索驥。能夠很輕易的從這一萬冊《永樂大典》中檢索到本身需求的書冊。
“神臂弓,實弩也。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係劄,絲為弦。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矢發而遠達三百四十多步,弓成可登時上,扣動扳機,可透300步之鐵甲......”
“是啊,這都是常例啊。不過說是給我們拂塵洗塵,實在到時候都是我們付錢......”張四維說著撇了撇嘴。
將這冊書重新放回原位,朱安然又沿著過道走了數排,選了一個書架再次選了一冊書,翻開來看。
這冊書是地理方麵的,插圖極其豐富,山川、河道、城廓等畫的很詳細,當然跟現在的輿圖是冇法比,在朱安然眼中看來,這冊描述山東地理的書冊偏差出錯也有很多,不過不能要求太高,團體上來講還是很標準的。
眼皮有些跳,如何總感受晚宴要有事的感受呢,朱安然揉了揉眼睛跟著張四維出了翰林院一起往大理寺衙門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