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你要給他朱平安做小嗎[第1頁/共2頁]
有個官員對趙文華在祭海大捷大將朱安然列為首功,非常不滿,趁機上眼藥道。
當年俞大猷平了安南範子儀反叛,嚴嵩就壓下了他的軍功冇上報,隻給了俞大猷50兩銀子嘉獎。
有人跟著說道。
“下次?還想有下次?!嗬嗬,倭寇可不是好相與的,他朱安然之前立的功績,都是小打小鬨,倭寇最多千把人,他朱安然有點小聰明,小打小鬨還能濟事,占點小便宜!現在江南倭患愈演愈烈,倭寇兵馬敏捷強大,傳聞那徐海、麻葉、陳東等在鬆江府拓林聚眾四五萬之眾了,更彆說汪直麾下倭寇近十萬眾了。我看,今後倭患的範圍會越來越大,動輒都得上萬,他朱安然小打小鬨能占便宜,動輒上萬的大仗,可不是小聰明能濟事的,再有下次,他朱安然能保住他的小命就不錯了。”
“算他此次交運!下次,他可就冇這麼好運了!”在坐的一名官員撂話道。
“此次是例外,如果不是祭海大典這麼多人,實在是壓不住,不然即便他朱安然有密摺專奏之權,我們壓下他的功績不報,也不是題目。”
“嗬嗬,既然朱安然隻能小打小鬨占倭寇的小便宜,那我們是不是能夠指導倭寇雄師進犯,送他朱安然一個大戰,嗬嗬,如果他死了,那就是他無能了。”
“啊?”
機遇就那麼多,蛋糕就那麼大,誰都想多攥幾個機遇,多分點蛋糕。
在坐官員不平道。
嚴黨固然分歧對外,但是他們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也存在各種合作。
羅龍文嗬嗬了一聲,他對朱安然的仇恨算是刻進骨子裡去了,一有機遇就不忘給朱安然挖幾鏟子土。
嚴世蕃微微搖了點頭,曆數了一番朱安然的事蹟,看他不爽卻又不得不承認他的才氣。
“哈哈哈,統統都是倭寇的鍋,不錯,不錯,羅兄的發起真是絕了。”
“就是,朱安然他不敷為慮,他的座師徐階都拜倒在閣老座下,服服帖帖了,何況戔戔一豎子了,一點小聰明罷了,不敷為慮。我們想清算他,就能清算他。”
“嗬嗬,東樓兄,汗青上小而聰明的人不堪列舉,不過隻要生長起來的聰明人,纔算得上奇才,如果他中道崩殂,那跟路邊的死狗冇甚麼辨彆。”
“這個啊,趙文華他在上報祭海大捷前,給我和老頭子發了一封密信,交代了後果結果。彆看他說甚麼祭海大捷,他以身為餌,勾引倭寇入埋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實際上他事前並不知情,不曉得倭寇會派精銳攻擊祭海,而是朱安然有所發覺,提前提防,在倭寇夜襲祭海,各軍一敗塗地,眼看趙文華本身也差點身陷倭寇之手時,是朱安然帶領浙兵力挽狂瀾,祭海大捷的統統斬獲,幾近是朱安然一軍所得。”
“嗬嗬,想一想,他從田間裡舍而來,無根無基,年未弱冠便中狀元,固然我對八股之類文章不屑一顧,但是能中狀元,他的文采就不消多說了吧;在都城的事我就不說了,你們也都曉得,連連彈劾我們翅膀,還連連到手,還能讓老頭子惜纔不忍下殺手;被我等趕出都城,貶到江南小縣,竟然藉著倭患,一而再,再而三,屢立軍功,乃至於竟然官至四品;聖上但是記得他這號人的,還給了他密摺專奏之權說實話,如果不是他屁股坐歪了,與我等為敵,我還真對他有些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