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東王[第3頁/共4頁]
編戶齊民後,河東郡南部諸縣大小豪強和世家共交出超越兩萬戶的藏匿人丁,數量足有十萬人,讓姬平心驚不已,僅此半個河東郡就藏匿了十萬人,那幷州呢?全部天下呢?
對於這四萬人在墾田和開渠的三個月裡,姬平也不是讓他們無償勞役,有必然的款項和糧食作為報酬,足以保持生存,倒也讓這些百姓極其對勁。
姬平的設法是,永豐渠一旦修通,不但能夠防備涑水河發作洪澇,侵害各縣村落、農田和鹽池,還可灌溉幾個縣境的農田,又能運輸鹽池所產之鹽進入關涼地區,大大減少一向以來繞道群山運鹽的本錢,開釋出大量的勞動力。
董卓又嘗試從黃河蒲津渡上遊的禹門口渡河,卻被汾陰的張遼打退。
石灰在這個期間早就有了,畢嵐尚方監中便有很多人曉得燒石灰的體例,官方也有很多灰窯,姬平便讓他們去研討嘗試黏土的比例,多番嘗試。總算燒製出了水泥。
各世家開釋出的十萬人,固然都編了戶,但隻要不到三萬無產者誌願參與屯田,其他百姓或是租借地盤自行耕作,或是仍情願托庇於世家。
但因為黃河、汾河改道或是山大水患,泥土渠不耐打擊的身分,大多數溝渠已經燒燬或垮掉,根基上目前河東郡的水利狀況仍然不是太好,特彆是鹽池一帶,四周環山,山上多有河道,更是難以疏導。
打算的永豐渠從安邑東北部的涑水河開端,顛末安邑、司鹽城、解縣、彙入蒲阪的伍姓湖,最後流入黃河,全長一百二十多裡。
三條規定一出。參與報名屯田的百姓簇擁而至,乃至有一些有地步的百姓也參與了出去,數量達到十萬人,隻把袁基、伍瓊、周毖三人忙的不成開交。
剛開端,水泥燒製量少,但開渠挖渠也需求時候,倒也來得及,反倒是駐守河東各個渡口的關羽、徐晃、荀棐和段謹等將領,聽到水泥一事,立時想到了軍事工事。
河東衛氏、柳氏以及駐守鹽池的各大世家都紛繁脫手,出錢出糧,姬平又將鹽池堆集的鹽讓各世家商隊輸出發賣,才鼓勵抵擋出各項工程支出。
現在姬平完整掌控了河東郡的世家豪強,屯田開荒令在河東郡推行起來,卻比河內郡更完整了。
他的打算是,夏季前大量引入鹽池水,停止第一次冷溫下的分離芒硝,待到來歲夏季蒸發構成“陽水”,估摸著從安邑到司鹽城一段永豐渠能夠開端建成,到時候先不引入涑水河支流,隻引入安邑一帶的小股淡水,進入鹽畦,參與製鹽。
開渠興建水利對農業出產有著決定性的感化,自秦以來,水方便冇有被忽視過,便是東漢一朝,官府已經在河東構造過數次開渠。
這是與百姓無益的工程,特彆是永豐渠一旦修通,本來的很多瘠薄旱地,都將變成可灌溉良田,對於百姓是天大的好處。
河東地區處於河穀盆地,氣候相對於幷州處所略微和緩,一年能夠種兩茬作物。此時六月份蒔植大豆、粟、黍等作物,到了春季玄月份恰好成熟,收割後便能蒔植冬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