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祚高門 - 1457 鄉情殷切
翻页 夜间

1457 鄉情殷切[第1頁/共4頁]

兩邊本就初見,縱有禮數也隻是點到即止,張坦又問過顧昌定見,以後便親身引領顧昌前去三台大營拜見大將軍。途中又不免盛讚顧昌風采卓然,公然不愧是大將軍鄉流高選。

他趕緊趨行上前,抱臂方待開口,卻見大將軍淺笑著對他擺擺手,同時點頭表示他上前。

行途當中,顧昌耳邊偶爾也會響起臨行前幾名鄉流耆老叮嚀他的話語:“揚州古來天下甲等,吳越霸王、會盟諸方。即便非論遠事,後漢時崩,六郡之地亦成帝宅基業。人物強大,夙來不遜中原,可愛中朝冠帶,竟笑我夷土劫餘!今大將軍攝國掌軍,再造中國,社稷表裡,是我吳兒血肉鑄就,典午豈可再作竊奪!鄉士積恥,累代餘烈,在此一奮!

沈哲子聽到這話,抬手拍了拍顧昌手背,不乏感慨道:“是我要多謝鄉士拳拳助我,背倚淵厚鄉情,纔敢闊行進取。隻是世務過於龐雜,近年竟然得空轉顧密切。”

“不知那邊鄙諺,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真能擇取良選,能令州事事半功倍,幾日工夫華侈能夠等得起。以是我對顧君,不是常情等候,有冇有信心?”

因而顧昌又在兵士引領下繞著大營周邊遊走一週,才終究在一處工坊中追上了大將軍。

工坊內砌起一個個的大灶,有的還在燃燒著,不乏匠人正在環繞繁忙。至於大將軍,鮮明正在此中,穿了一件不甚起眼的灰色袍服,正與身邊幾名匠人低聲會商著甚麼,若非身後站立著數名賁士寸步不離的跟從護從,顧昌乃至不能一眼便瞥見大將軍。

古來兼併倏忽,凝集實難。大將軍偉業將鑄,方寸登極。但北國世家,夙來矜傲,強兵或可斬勢,一定能夠折心。此正我等南士群出,並誌極力,懾服北人之良時。漢祖自恃沛國舊友,光武得寵南陽故交,則我三吳鄉親,俱為大將軍肱骨助力!渡江跨河,死則死矣,不蹈項楚餘恨!”

顧昌到來如此敏捷,鄴城方麵也是大吃一驚,目下暫領魏州州務的張坦也是倉促出迎,遠遠便拱手告罪:“行台告令抵境未久,自度使君應是仍在行途,不料這天便抵城下,倉促來見,實在失禮!”

這一處工坊範圍並不甚大,高山夯土築籬,圍出一片周遭裡許的空間,更江東那些大範圍、動輒占地十數頃、匠人數百上千的大工坊比擬,實在是有些不起眼。而近似的工坊,在鄴城與三台大營四周並不罕見。

沈哲子這番感慨,確是有感而發,行台創設以來,他便再很少返回江東。此番北伐,村夫們所發作出的那股助戰熱忱,包含此番魏州刺史的競奪,也讓他邇來感觸頗多,不乏自責於對鄉情的蕭瑟。

當然,顧昌也並冇有因為對方降人的身份便有所怠慢,他是一眾鄉親提拔向河北人士揭示吳士風采才力的人選,天然不會有小人得誌的陋劣,對方以禮相待,他天然也要具禮以應,笑語道:“王事既用,豈敢怠慢,得授之日便輕裝起行,隻恐入治太遲惹於懶怠非議。”

一起行來,顧昌也不得不感慨,難怪中原人向來小覷吳人。固然吳中不乏充足安樂,但是相較於已經稀有百上千年開辟過程的黃河兩岸,還是欠比如較孰優孰劣。哪怕河北屢遭培植,但是跟著次序稍有規複,境域以內便又很快的朝氣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