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製(三)[第1頁/共4頁]
唐能誌道:“正在製造120毫米的重型迫擊炮,不過這型迫擊炮的重量估計將達到300公斤擺佈,炮彈的重量在25公斤擺佈,射程能夠超越6000米,必須靠車載才行。”
羅嶽道:“這就夠了,每分鐘5、600發的射速隻是紙麵上的光鮮數據,真到了疆場上,能達到每分鐘300發就己經是很不錯了。1000米的射程也有多的,現實在5、600米就差未幾了。”
邱亞輝也點了點頭,道:“重量還算合適,比馬克沁機槍要好很多,一個機槍組配6小我就夠了,在極度前提下,就是兩小我也行,能夠做為營級的援助兵器,能夠設機槍排或機槍連,平時由營部直接批示,戰時下放到連或排級作戰單位。而馬克沁機槍則做為團級的火力援助兵器更好一些。”
羅嶽聽了也大感興越,固然機槍的火力強大,但作為排連級的援助火力,實在迫擊炮要比機槍的能力更大,是以立即道:“有那些樣品。”
唐能誌一邊安排職員將迫擊炮的樣品拿出來支好,一邊道:“我們現在一共出產了4種型號的迫擊炮,彆離是45毫米擲彈筒、60毫米迫擊炮、82毫米迫擊炮、100毫米迫擊炮,現在正在研製120毫米迫擊炮。”
諸亞平在本子上記下了一筆,道:“產能的題目我們先不會商,隻看有那些兵器。迫擊炮就是這些嗎?”
丘亞輝道:“那也值了,300公斤的120毫米炮,上那兒去找?妥妥的師級援助炮火啊。”
羅嶽道:“馬克沁機槍做團級火力援助兵器到是能夠,但通用機槍起碼要下放到排級作戰單位,毎個排起碼要配一挺,最好是能夠達到一個排配兩挺,如許便能夠確保基層作戰單位的火力了。”
諸亞平道:“先不要焦急,看看兵工廠裡能夠出產那些火炮再說。”
唐能誌苦笑了一聲,道:“那就要看戰役的範圍有多大了,供應1、二個師還冇有題目,但如果是一戰那種範圍,那怕是日俄戰役的範圍,也根基是不成能的。”
這時一向冇有說話,而是在記錄眾軍官發言群情的諸亞平道:“等這型機槍定型今後再說吧,如果冇法大量出產,能夠仿還是時空的日軍體例,將師分為甲種師和乙種師兩類,體例分歧的兵器,確保有幾個精銳師。”又問唐能誌道:“樣槍甚麼時候能出來。”
邱亞輝也點了點頭,道:“是啊, 82毫米迫擊炮做為營級援助火力,而100毫米迫擊炮做為團級援助火力,隻如果後勤保障能夠到位,在這個期間對陣劃一單位的軍隊,根基就是無敵的,就是不曉得在戰役期間,我們的產能是否能夠保障。”
唐能誌點了點頭,從桌子上拿起方纔架好的一型最小的迫擊炮,遞給羅嶽,道:“實在擲彈筒就是一種輕型迫擊炮,不過在舊時空裡,隻要日本大量設備了這類兵器,畢竟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其他國度根基都在用真正的迫擊炮了,當然那是在二戰期間,而現在擲彈筒的能力還算是可觀,是以我們的這型擲彈筒就是仿造的日本89式擲彈筒,口徑45毫米,全炮長425毫米,炮筒身長285毫米,炮筒腳長140毫米,全炮重2.88公斤,炮筒重1.82公斤,炮筒板重1.06公斤,有效射程400米,最大射程600米,最短射程100米。能夠發射*,也能夠發射公用的*,此中*重0.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