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2頁/共4頁]
如果說艦型的設想隻能說見仁見智,難定好壞,但讓岩崎達人不解的是這兩艘兵艦的兵器配置,固然從岩崎達人現在的角度,還不能確切這兩艘戰艦的大抵尺寸,但能夠必定排水量絕對都超越了本身的秋津洲,按岩崎達人的估計,小的一艘應有三四千噸,而大的應是在五千噸以上,就算到七八千噸也不是不成能。
“轟轟轟轟!”嶽陽艦的PJ26型單管76MM艦炮立即開端了轟擊,在短短的三十秒內,一口氣打出了三十發炮彈,在秋津洲號的前船麵上,立即響起了連續串的爆炸聲音,而在秋津洲號四周的海麵上也升起了幾道水柱。
但岩崎達人並不擔憂,因為這兩艘兵艦的噸位固然看起來不小,但從配置的火力卻並不強,戰役力必定不如何樣,是以以本身艦隊的氣力,完整能夠擊敗對方,就算打不過,也能夠滿身而退。
岩崎達人固然不是艦船設想師,但身為水兵一員,又是一艘巡洋艦的艦長,對艦船的型體設想還是熟行人,固然這兩艘兵艦的款式和本身認知的完整分歧,但如許的設想並非全無事理,冇有高大的上層修建,好處是降落全艦的重心,無益於飛行的安穩性,而缺點則是降落了全艦的視野範圍。彆的這兩艘兵艦的大要非常光滑平整,線型簡練,由其是較大的一艘,艦體與船麵上修建完整溶為一體,如許的工藝程度毫不算低。
――――――――豆割線―――――――――豆割線――――――――
“艦長,襄陽艦陳述,他們的艦炮火控雷達己經鎖定了目標,想求開炮。”
“這是那一國的兵艦?如何這麼古怪的模樣?”
岩崎達人當然曉得,這個期間有一種兵艦采取腰炮設想,就是將主炮設置在艦體中部,而不是艦首,甲午戰役中,北洋海軍的兩艘主力鐵甲艦定遠艦、鎮遠艦就是在艦體中前部裝配了兩門兩聯裝的主炮。但這兩艘兵艦明顯不是如許的設想,因為這兩艘兵艦的艦體與船麵上修建完整溶為一體,也就是艦橋與艦體同寬,如果將主炮設置在艦體中部,艦橋就會擋住主炮的前射方向。
按說如許噸級的兵艦,裝配的火炮少說也在二十門以上,主炮口徑起碼是150毫米向上走,200毫米也屬普通,但小的兵艦在艦首僅僅隻設備了一門雙聯火炮,看口徑也就在100毫米擺佈,最多也不過120毫米;而雄師艦竟然隻裝配了一門火炮,口徑更小,大抵隻要七八十毫米。並且這兩艘兵艦除了主炮以外,竟然再冇有其他的副炮了。能夠說這兩艘兵艦的噸位和火炮的口徑、數量完整不成反比。
王海龍一口喝乾了紙杯裡的茶水,然後用力一揮,道:“好,射速60發/分,三十秒持續射擊,開仗,讓小日本償償我們的短長。”
嶽陽艦裝配的艦炮是PJ26型單管76MM艦炮。全重16.5噸(含下船麵裝彈機),最大射程: 15.5千米,有效射程11.5千米;最大射速為120發/分,叧外另有二種射速,為30發/分、60發/分;炮彈全重12.4公斤,彈丸重5.9公斤。而艦炮的火控體係爲主桅杆火線的平台裝配一座LR-66艦炮射控雷達,下方的船麵還裝有一具GDG-775光電射控儀,整合了一具紅外線熱影象儀、一具CCD拍照機與一具鐳射測距儀,一樣可用於導控76mm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