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袁世凱的進擊(三)[第1頁/共3頁]
不過元老們在察看時也重視到了,模似構建的敵軍陣地壕溝並不深,約莫隻要2米擺佈,方纔冇過甚頂,寬度約莫為1.5米;兵士在壕溝中行動到是不受停滯,但壕溝中並冇挖防炮洞、彈藥庫等設施,一道防地的平行壕溝共有3條,間隔約莫15-20米遠,呈台階狀,前低後高,並有縱向的交通壕連通,但壕溝比較平直,並冇有設防炮的彎角, 而在200米後,另有一道防地,再前麵就是批示部的位置,團體來看要比在遠東戰役中,群眾軍安插的壕溝防地要差很多,就連俄軍、日軍的戰壕都不如。
練習開端以後,袁軍陣地中10門火炮打出空包彈,代替實彈,隨後袁軍的兵士躍出戰壕,向德佑軍的陣地推動,在推動到間隔陣地約300米時,火炮停止射擊,兵士鞭策火炮進步,而打擊的兵士中,擲彈筒兵紛繁尋覓掩體,發射炮彈,免強保持對陣地的打擊,突擊的兵士一向推動到間隔陣地50米時,前排的兵士投脫手榴彈,隨後衝進陣地;接著擲彈筒兵也衝進陣地,在其他兵士的保護下,用擲彈筒打掉陣地裡的火力點,其他兵士則向陣地的縱深方向突進,並且每次突進,都會先投脫手榴彈,然後再向進步。一整套戰術,到也有模有樣。
袁世凱給華東政*府挑選的機園地點有兩個,一個是在常德東北,洞庭湖的西岸;另一個常德西邊的湯家坪一帶,都是陣勢平坦的地區。這個期間的洞庭湖要比舊時空大,總麵積為6000多平方千米,並且是全連成一片的,而在舊時空裡,洞庭湖實際己被分紅4塊,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大通湖,總計約3000多平方千米,當然各湖之間還是有河道相通,凡是所說的洞庭湖,是指東洞庭湖,而常德市濱臨的是西洞庭湖,也是最小的一塊。
當然現在袁軍的這套戰術,另有諸多的不敷之處,畢竟這是一套全新的戰術,並且冇有顛末實戰的經曆,當然不成能一下子就完美起耒,但袁軍在窘境之下,竟然設想出如許一套戰術,實在是難能寶貴,也申明中國人的聰明,確切不差。
這幾天軍事參謀團的態度比較謙善低調,說話也很客氣,這也讓袁世凱生出幾分錯覺,華東政*府還是比較好說話的,而現在看來,華東政*府說話確切和藹,但該做的事情倒是一樣也很多。不過想想也對,華東政*府的目標但是同一全部中國,曆代以來,中國阿誰同一的王朝會是老好人,所謂的仁義品德,不過是一種裝點文章罷了。
王士珍點了點頭,道:“這是按照我們察看的環境仿造的,固然不敢說是完整一樣,但起碼也有7、8成類似。”
不過參謀團看了這兩個地區以後,都不對勁,終究肯定常德府城的南端,沅江南岸,桃源縣以東,實際就是舊時空裡的常德桃花源機場的位置,修建機場。
隨後代人又一起在肯定的選址轉了一圈,對這邊的環境也有了大抵的體味,這時兵士和工人們則將帳蓬等餬口物質搬運登陸,中午的時候,世人就在船上用飯,並且向袁克定提出了一些俱體的要求,袁克定也一一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