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1頁/共3頁]
伯力,俄國稱呼是哈巴羅夫斯克,位於黑龍江、烏蘇裡江彙合口的東岸,與撫遠隔江相望,本來是屬於清廷的國土,在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割讓給俄國,並以17世紀,俄國侵犯黑龍江的頭子, 俄國稱其為探險家哈巴羅夫的名字定名。因為伯力是東北地區兩條大河的交彙處,能夠扼守兩江江口,地理位置非常優勝,向南可由陸路至日本海,向東可由阿穆爾河水路抵鄂霍茨克海,是以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首要都會,也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總要節點。
固然俄軍放棄了堡壘外的炮台,但畢競另有一座全封閉,並以石砌佈局為主體的堡壘,對如許的防備工事,60迫擊炮根基冇有甚麼用,隻要80、100口徑的迫擊炮才氣對如許的堡壘形成必然的殺傷,由其是100迫擊炮的能力,殺傷力還是相稱可觀的。
既使是躲在厚石砌成的堡壘裡,但如許麋集的炮火,還是令堡壘中的俄軍感遭到膽戰心驚,因為炮火實在太狠惡了,並且誰都冇有想到,群眾軍在這冰天雪地的時候策動打擊,竟然還能夠照顧這麼多的火炮,這需求耗損多少人力物力,而就為了伯力這個小城,值得群眾軍下這麼大的本錢嗎?
固然伯力的堡壘是用石砌佈局為主,但畢竟不是像一些首要堡壘那麼堅毅豐富,並且伯力的堡壘差未幾是40年前修建的,加上氣候身分,這一帶地區每年的溫差極大,夏季時最底溫可達零下30度擺佈,而夏季高溫又能夠上升到30度以上,如許熱冷瓜代,對磚石的毀傷是相差大的,是以這時這座堡壘實際己經有些風化陳舊了。
固然馬卡維奇少校立即向赤塔收回了求救電報,但他本身對救兵都不抱任何但願,因為伯力間隔赤塔實在太遠了,超越了1000千米,既使是坐火車,也要2天的時候,再加上構造軍隊、物質等時候,起碼也需求10天的時候才氣達到伯力,這還是在赤塔有充足的餘力聲援伯力的前提下,而現在赤塔也麵對群眾軍的壓力,恐怕抽不出多少兵力來聲援伯力。
到了這個時候,馬卡維奇少校也曉得俄軍的局勢己去,不過他可冇有與伯力共存亡的決計,立即命令撤退,籌算先退到阿穆爾城去再說。
固然伯力在此前數百年都是中國國土,但在清廷的統治下,伯力隻是一個淺顯的小山村,俄國在運營了40餘年纔將伯力生長成一座都會,是以伯力的修建款式也完整都是俄式氣勢,充滿了異域的情調,人丁也是以俄國報酬主,占到全部人丁的7-8成,彆的也有少量的漢、蒙、朝鮮族人,以及赫哲、達翰爾、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住民大多以是漁獵為生,也會耕作一些農作物。
因而群眾軍隻歇息了一夜,在第二天就向伯力策動了打擊,起首當然是對伯力停止炮擊,群眾軍的炮兵軍隊架好迫擊炮,向伯力城展開了狠惡的炮擊。
當然,拿下撫遠隻是這一戰的第一步,接下來纔是此次出兵的首要目標――伯力。
群眾軍在撫遠歇息了3天,劉鐵帶領1師,向伯力進發,因為俄軍總同也隻要2個營的兵力,出動一個師對於他們,己是綽綽不足了。因為撫遠間隔伯力隻要60千米擺佈,而是全程都能夠在結凍的河麵上行進,先由烏蘇裡江進入黑龍江,在俄國境內被稱為阿穆爾河,便能夠達到。這對全數裝備了滑雪板和雪橇的群眾軍行軍,是非常無益於行動的。因此群眾軍隻用了一天時候,就達到伯力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