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十三回上[第2頁/共3頁]
未幾時,謝楷公然便瞥見有門楣上鈐了“顧府”兩個字。門底下坐了個老蒼頭,身上裹了夾袍,正籠了手曬太陽。謝楷心喜,忙兩步上前,隨口報了名號,就要入內。不想那蒼頭眼睛一翻,一撐手臂,頓時就將他攔住,一邊問他要名帖信物表記來。
卻說顧衝雖是庶出,但讀書長進,一眾兄弟中最得顧閣老歡樂。而謝楷生母顧夫人,也是自幼就愛讀書,在家中時頗得他教誨學問、指導文墨。故他倆個雖是庶兄嫡妹,交誼深厚倒是其他兄弟姊妹所不能及。因著這個原因,謝楷於外祖家諸位母舅當中也是同顧衝最為靠近。隻是自顧衝從南京移居常州,舅甥二人相見便少,雖也經常有手劄來去,到底不常掛記。但這會子有章回提示,他天然邊邊角角的一齊記起,又得章回細細說瞭然住址流派,更不消多說,立時該按著親族長輩之禮前去拜見。
謝楷乃是家中幺子嫡孫,自幼的金尊玉貴,平日裡長輩垂憐寵溺猶恐不及,便是肄業遊曆在外,有父祖伯兄宦海上得力,一族的盛名下頭自亦是大家趨奉,他那裡就禁得住這個?一時脾氣挑動起來,雖明知身份場合分歧,卻也顧不得了,當時便口舌膠葛起來。
這顧文淩姓顧名衝,字文淩,乃是前閣老顧亶之子。顧亶曆經兩朝,做了十五年的次輔,圓通善謀,平允刻薄,既得帝眷,又深受僚臣推許。六十五歲苦辭首輔之位,致仕回籍,在鐘山置農家、起莊園、運營祖業、教養兒孫。這顧衝是顧亶的姨娘所生,家內裡排行第三,但是生性聰慧,酷好讀書,二十二歲上便登進士,位列在二甲。遂入了翰林院為庶吉人,再為編修,奉詔修實錄,十年功成,恩旨外放州府;二十年間,前後做過九任處所長官,雖此中隻得兩任滿任,凡是到一地,必腐敗政治、與民生息,是以官聲極佳。五十一歲時,生母張氏亡故,不一月,嫡母又去,顧衝因而上表丁憂乞歸;先在金陵守孝,三年孝滿,攜妻女移居常州——隻因他曾任常州知府,深愛此一方水土,兩年間用心治政,更得了處所戀慕,到離職時替他送行的鄉民縉紳送出城五十裡去,竟還都不肯舍。顧衝內心沉淪,當即便奉告相送的鄉民縉紳,今後必歸老因而;現在公然踐其言。
前文說到章回自南京明陽書院返家,拜長輩、親骨肉、敘嫡親,各種景象都已表白,此時不再贅述。但是各位看官可還記得,那一日章回章回登舟離岸,他那書院裡同窗至好謝楷,駕了車直衝上船埠,不討情由,定要與他一同到常州,也拜上家門裡來?但是既到常州,卻為著謝楷原有嫡親的長輩居住在此,兩人並未曾真正同業,隻一輛車送到其寓所早科坊四周就行彆過。章回自坐車往章府家裡去,而這邊謝楷倒是彆了老友,一小我溜漫步達穿街過巷,往他母舅顧衝顧文淩家中去了。故而此回,就從這顧、謝兩家人緣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