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紅樓之拖油瓶 - 第三十二章
翻页 夜间

第三十二章[第1頁/共4頁]

胡太醫之前也曾想過,二姐兒小小年紀有如此膽識口齒,必然是個少年早慧的主兒。可今兒診過脈息方知,太早慧了必然耗心費心,也一定是件功德兒。

有道是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二姐兒在花燈節上智鬥匪類,巧回聖垂之事早已傳遍京都。因當夜之事千迴百轉,盤曲古怪,且事涉當今賢人與諸位皇子,實在太有談資,甭說花燈節上的遊人回家後口口相傳,就連那些平話唱戲的都要編出些花腔兒來傳唱一番。胡太醫在太病院當差,動靜天然比旁人更通達。這些街知巷聞且又關乎皇室的逸聞他又豈有不知的。

既是太子妃的情意,太子殿下少不得領受。就著湯泡飯,略略吃了一碗。太子妃守在一旁,窺著太子的神采,不緊不慢地勸諫了一些話。剛說道多虧了陳家人叫破柺子行動,方纔有趙弼和帶著錦衣軍查抄柺子窩,挽救了無數小子丫頭,這也是活人無數的功德兒。起碼百姓們都感念殿下的恩德,因此朝上的一些風言風語,倒不必聽進耳中。便有琦蘭苑的婢子受命來傳話兒,隻說馮秀士病了。

陳老太爺聽著胡太醫的提點,不覺感激的拱手伸謝。就著二姐兒的事兒又問了些家常保養之道。胡太醫是得了太子的叮嚀過來施恩送情兒的,天然對陳老太爺是知無不言。兩人你來我往又酬酢了好些話,直等茶過三巡,胡太醫便以回太病院覆命為由,方纔告彆。

以是太子並不把那些個彈劾他門下朝臣貪汙納賄的摺子當回事兒。太子殿下心如明鏡,這些個言官——或者說是他們背後的人,之以是在此時發難,想要的不過是汙了他的清名,斷了他的膀臂。最好能叫聖上對他絕望,隻要他這做太子的失了聖上眷寵,下剩的幾個弟弟就更好蹦躂了。

沉吟間,陳老太爺早親身引著那位太病院的胡太醫進了內室。馮氏與陳氏及房內大丫環且避了出去,隻留兩個未留頭的小丫頭子在旁服侍茶水。

何況就算不說本朝,從古至今,真正能做到兩袖清風的賢臣又有幾個?

太子這廂正自顧自的開解本身,太子妃袁氏帶著貼身丫頭出去了。將一個朱漆填金嵌螺鈿繪山川人物的食盒擺到桌案上。翻開盒蓋,從裡頭捧出一碗熱氣騰騰的蝦丸雞皮湯,又端出一碟雞髓筍,一碟胭脂鵝脯,一碟色彩明淨的柳芽拌豆腐,並一碗碧瑩瑩的綠畦香稻粳米飯,笑向太子道:“我瞧著殿下中午冇如何動筷,想是飯食分歧口味。這是我親身下廚做的,殿下好歹嘗一些罷。”

馮秀士便是前文中提過的柺子馮四的親妹子馮媚兒。疇前馮媚兒得寵的時候,常常裝病邀寵。太子並非不知,卻樂意同馮媚兒心照不宣的來些花腔兒。

說罷,又執筆研墨寫了道方劑。陳老太爺接詳確看時,隻見較之前那位郎中的方劑比擬,添添減減多了幾種安神定氣的藥,又少了幾味烈性藥,分量也較先前減了兩分。那胡太醫便笑道:“姐兒身子結壯,按著這方劑吃,不過三五天就能病癒了。隻一點,姐兒小小年紀思慮過分,還須得家人從旁安慰提點些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