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1頁/共4頁]
不知陳氏與陳珪以後又商討了甚麼。隻說次日一早,二姐兒早夙起家,梳洗穿戴畢,方至上房給老太爺老太太存候。
尤老安人看著兒子吞吞吐吐的模樣,孔殷的問道:“隻怕是甚麼,你倒是說呀?你不是說你跟陳家都說好了麼,可彆你這邊興興頭頭的等了人家兩年多,人家轉頭又嫁彆人去了。”
三說陳家家聲好,陳氏會教誨女兒。膝下兩個姐兒不說模樣脾氣,隻說二姐兒智鬥匪類能得了當今賢人的親口讚譽,便比世人都強。那些個嬌嬌滴滴的小女人們,那裡能比。待陳氏進門後教誨後代,也不愁教不出好人兒來。
倘或是大姐兒來問這話,陳氏自誇為人母親,惱羞之下,是決然不肯明白答覆的。隻是二姐兒雖比大姐兒還小了幾歲,因著這些年查賬管事,運營鋪麵,行事沉穩,頗拿得住事兒。連哥哥陳珪都對她另眼相看,陳氏也覺心中有靠,更信二姐兒是個可籌議的人。
尤子玉早在去歲年節之時,便將意欲迎娶陳氏過門之事緩緩申明。尤老安人乍聞兒子要娶一個孀婦,還要帶著兩個拖油瓶進門,頓時不承諾。無法尤子玉軟磨硬泡,將一番大事理掰開了揉碎了車軲轤似的說了一年多。
大姐兒與二姐兒聞言,忙起家稱是。陳老太太也曉得媳婦的意義,順著馮氏的話笑著叮囑道:“不但是前來赴宴的小姊妹們,即便是各家的長輩們,也不成怠慢。特彆是你孃舅的同僚老友尤大人的母親尤老安人——”
最首要的一點,陳氏自發能抓得住尤子玉的心,旁的嚕囌事情也就不在乎了。
彼時陳氏正在房內換衣卸妝,目睹二姐兒肅容出去,不覺笑道:“這麼晚了,你如何還不梳洗安息?明兒還要鬨一天呢。細心睡不好覺,明兒夙起冇精力。”
總之一番話說的天花亂墜,由不得尤老安人不信。又見兒籽實在一腔把心機都撲在陳氏的身上,尤老安人就算不肯,為著兒子的苦衷出息,也是無可何如了。
馮氏看著兩個姐兒你一言我一語的哄老太爺老太太高興,不覺想到明兒尤家來人,口內意有所指的笑道:“明兒除服宴上,你們兩個可都是正主兒,要好生接待上門的小姊妹們。莫怠慢了纔是。”
二姐兒便道:“那麼大年齡的人了,縱使現在瞧著家世根底不錯,可他還能活幾年呢?媽雖是二嫁,卻也是二十來歲的年青媳婦。說句不好聽的話,倘或那位尤大人活到五六十歲放手去了,到時候媽才四十來歲,莫非還能三嫁不成?再者說來,那位尤大人都四十多歲了,之前姨娘侍妾也很多,都冇能生齣兒子來。可見也許是他本身不能生。並不與旁人相乾。媽如果就這麼嫁疇昔,倒時生不齣兒子來,他又放手去了,不能給媽做主,媽可不是要任由他們尤家的人欺負了?”
隻是心下到底酸溜溜的。礙於兒子的顏麵,不好表示出來罷了。
馮氏忙帶著陳婉與兩個姐兒至前頭待客。陳氏雖說除服出孝,到底是寡居守寡之人,不好到席上接待,儘管在背麵陪陳老太太說話兒,也是循分隨時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