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枠一章商賈爭利應無暇 鹽鐵專營豈有利[第1頁/共3頁]
盧俊義多年營商,最早明白過來,如有所思的道:“師妹的意義,將這些轉為民辦,官方商賈逐利,自會想儘體例紅利。而如果官辦的話,將來不免呈現貪腐或留步不前,將來拖累財力,是以不如現在便轉了出去,我們儘管收取商稅,盈虧自有官方商賈自理?”
世人皆是無言以對,三娘又道:“再說鹽貨,現在宋製是民產、官收、官賣、商運、商銷。中間環節多多,很多人從中得利,最後承擔皆加在最後吃鹽的百姓身上,此乃千古弊事。我既然鼓勵工商,鹽貨與柴米油醬醋茶普通皆是平常所需,天然也要交給官方商賈自辦纔是,鹽貨多了,中間環節少了,鹽價低了,天然惠利於民。至於賦稅多寡,不在官辦,便是官辦,私運鹽的甚麼時候又少了?也普通的有財稅流失。如果都答應官方自辦鹽貨了,私運鹽的少了,也許賦稅還會多了起來。”
隨後黃文炳又說了鹽鐵之事,天然也是全數轉為官方商辦,鼓勵鹽鐵自在運營,官府儘管收取商稅。這條也是讓世人吃驚不小,朱武道:“自古鹽鐵官府皆是管治甚嚴,宋製鹽貨乃是民產、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現在從產賣運銷,皆為官方商辦,隻恐賦稅流失甚多。再有鐵器一項,自古便是國之重器,如果放開官方商辦,有人企圖不軌,私造軍火,難保不會生亂。又或是出產精鐵,轉賣敵國,也非幸事。”
三娘尚未答話,黃文炳已經奸笑著說道:“主公道愁冇藉口清算這夥人來,這些人長年與宋廷官府過從甚密,不然也不會拿得鹽貨專營,是以正要給他們藉口肇事,便好動手一併清算了。”
公孫勝恍然大悟道:“本來主公擺設都是步步為營,鹽鐵事上,恰好埋下一個後招,便將本來這些同宋廷官府一條心的人也一併清算了,將來山東路運營得水泄不通,定能成事。”
三娘卻點頭道:“自古一國強大,百姓充足,便是不控鐵器,也無人起來造反。反觀秦國,雖立國之初,便收天下鐵器,鑄金人十二,官方便是菜刀也要幾戶用一把,但最後還不是被人揭竿而起亡了?器物乃是主要,把握器物的人纔是關頭,如果一群未經練習的農夫,手持利器在前,但對於久經戰陣的兵士來講,他們就是一堆劈柴罷了。”
三娘微淺笑道:“師哥不必擔憂,且聽我說來。”三娘起家又拿出幾分冊子交予盧俊義道:“此乃各地密報,便在江南幾個軍州,已經有人仿照我們的透瓶香美酒,也本身創出了自釀的美酒,便是當年景陽岡上的小店家,也能造出美酒來,想來美酒這一項上,過不了多久,總有人能想出量產之法來,皆是我們那透瓶香美酒便有利可圖了。另有那琉璃,便有嶺南一帶密報來講,那邊竟然有人燒製出了透明琉璃,固然工序頗多,但那琉璃成色與我產的琉璃附近。”
此言一出,盧俊義大驚失容道:“師妹,做得好好的琉璃、美酒這些東西,怎的要專為官方來辦?這不是拱手讓利麼?”三娘抿嘴輕笑道:“師哥不愧是商賈員外出身,三句不離本行。”盧俊義嗬嗬一笑道:“師妹說的是,做慣了商賈員外,看著將這很多財產讓出去,內心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