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進七章生於憂患假敵想 死於安樂貢歲幣[第1頁/共3頁]
三娘起家朗聲說道:“不但要早作籌辦,自我山東路開鎮以來,便一向以宋軍為假想敵,從本日起,便要將假想敵換成金軍了!從本日起耳目齊出,多番刺探宋金意向,各部整武備戰,各州縣籌辦糧草,各處府庫籌辦戰時糧庫開端囤積糧草、軍需,統帥部下由朱武、黃文炳兩位智囊統領各部參軍建立參謀部,日夜不斷推演金軍南下之況,以備我等籌劃!諸公,一旦金軍南下,可不是我們守好山東路便萬事無憂了,中原大地一旦被金軍侵入,定然是生靈塗炭,各地百姓還需求我們去救民於水火當中!是以,一旦金軍南下,宋廷得勝,我就帶領你們,囊括天下,救民舉義!”
在看完白勝傳回的密報後,張叔夜額頭青筋暴現,怒不成遏之下,一拍桌案,將桌案上茶碗拍得亂跳,起家怒罵道:“童貫此賊該殺!不殺不敷以謝天下!趙良嗣誤國該剮!”
大宋宣和六年玄月,已經是金秋時節,山東路表裡,阡陌縱橫之間,金黃的麥穗一望無邊。本該是一片喜人之勢,但濟州鎮守府內,靜止堂上,氛圍倒是一片凝重。
張叔夜彷彿還不解氣,怒道:“眼下還不是商討應對金人南下的時候,宣撫使該當與我等一同聯名上書,奏明當今官家,將童貫簽訂喪邦辱國之約的真相說與官家曉得,定要教官家治他的罪!收回盟約!”
一席話說得諸人都是盜汗涔涔而下,公孫勝並黃文炳、朱武兩個卻相視一笑,彷彿早已經算定,是以並不詫異。公孫勝起家道:“主公所言甚是,金軍當年起兵萬餘,十年工夫便滅了遼朝,現在帶甲百萬,若真是大肆南下,隻怕不消數月風景,便會兵臨開封城下。一旦宋廷不保,接下來金軍兵鋒定會四出,我山東路如此富庶,他金人豈會不來?”
三娘好整以暇,品著香茗,待世人謾罵一通以後,緩緩開口道:“大師就算把口水罵乾了,也不能損童貫這些奸賊分毫,與其浪吃力量,倒不如坐下來想想,眼下我們該如何。”
陳曦真此言一出,堂內諸人都紛繁擁戴,三娘有些明白為何後代汗青記錄,金軍南侵之時,一起順利至極,想來也就是如陳曦真等人所想的,一來宋廷覺得金軍剛攻滅遼國,海內另有很多遼國餘孽,他們需求穩定海內局勢,不至於南侵。二來便是宋國已經給了豐富的歲幣,宋國高低都覺得金人如遼人普通,能夠用財帛買來戰役。是以宋國高低皆無籌辦,而金國在滅亡遼朝後,成為北方最為強大的王朝,這群北方蠻子的野心可不是宋人可估計的,自粘罕等金國貴族見地到了宋國的軟弱、宋兵戰力的強大後,就一向主動籌辦南侵,當時隻是阿骨打尚在,阿骨打倒也取信,不但禁止金人南侵,還同意宋廷用財帛贖回燕京等地。
三娘起家來,指著堂內掛著的一副龐大輿圖,手落之處恰是燕雲十六州北麵八個未曾交還宋廷的州縣道:“現在金人隻交還了燕京南麵八處州縣,燕雲十六州中另有八州在金軍手中,燕山、北長城等要隘皆不在宋廷手中,金軍如果情願,隨時能夠南下攻略,燕京平原那邊可守?諸公,眼下要計算的便是迫在眉睫的金軍南侵之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