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假手於人議遷都 公義私心望南逃[第1頁/共3頁]
道君天子續道:“現在你那皇兄籌算派你九皇兄(即趙構)作使臣,王雲為副使,到金軍那邊乞降,還道隻要割讓三鎮便可教金軍停戰,但卻不想現在金人兵勢凶悍,金人定然不會再滿足隻要太原三鎮,若所料不錯的話,金人定是威脅劃黃河為界,河東、河北地全數歸金,方纔會乾休啊。”
說了很多以後,小舟返回延福宮,道君天子回宮安息,趙嬛嬛與黃裳告彆自去。回到宮中,趙嬛嬛便興趣沖沖的要去找她天子哥哥說這戰略,卻被黃裳攔住道:“本日天氣已晚,官家也曉得公主本日來了太上皇這裡,如果就這般急沖沖的前去,隻恐太著陳跡,教官家狐疑。不若等上一兩天,不著邊沿的找個空前去與官家獻策,方纔是正路。徹夜老臣也歸去好好籌劃說話,明日將話都備好,教公主都熟記了,再與官家去說時,便可無忽略。”
擺佈見了便道:“內侍監今早聽聞陳貴病了,便新調了一名內侍前來,聽聞也是個口齒聰明之人,慣會平話,不如教他來與公主說上一段解悶?”趙嬛嬛想了想點頭道:“教他來吧。”
見黃裳麵露驚奇之色,道君天子歎口氣道:“有道是: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本來孤也不想把話說明白,但孤現在也不是天子了,皇兒也聽不出來孤的話,和他說甚麼他都反著來,總感覺孤還想做迴天子去。本日既然說到這裡了,便實話與你們說了,這個戰略實在乃是蔡京被貶之前,向孤進的手劄中說的。蔡京當時就推測會有本日這般局麵,是以提早給孤說了。”
便在景龍江內,扁舟之上,趙嬛嬛聽了道君天子的話後,輕歎一聲道:“我大宋也不知是如何了,賦稅富庶,人丁浩繁,卻打不過女真人。打不過也隻要乞降了,皇兄也是迫不得已啊。”
趙嬛嬛歎口氣道:“既然病了,便教他好好養病,待會兒送點茶點疇昔,待我看望一眼。”擺佈道:“公主心善,陳貴福分。”趙嬛嬛心中憂愁,擺佈阿諛也樂不起來。
道君天子緩緩點頭道:“是啊,這也是蔡京他想給本身留個後路,隻可惜啊,他等不到那一天。”趙嬛嬛道:“那父皇快些和天子哥哥說去啊。”道君天子搖點頭道:“有道是二龍不相見,孤此時非論說甚麼,你那皇兄都聽不出來的。”
坐在案頭,看了一會兒詩詞冊本,翻看了幾頁,卻無隻字片語入腦,趙嬛嬛心煩意亂,將書一扔,便叮嚀宮女服侍去小睡半晌。但躺在床榻上,趙嬛嬛卻也難以閉眼,最後又隻得坐起家來,叮嚀道:“陳貴在那邊?叫他來給我說幾段解悶。”
聽到這裡,趙嬛嬛眼眶一紅,幾欲垂淚道:“這些主和派當真討厭。”道君天子與黃裳都是瞭解苦笑,這趙嬛嬛和婉溫婉,仁慈天真,不知世事險惡,對於極其討厭的人也隻是用討厭二字描述。
黃裳聽到這裡,忍不住道:“上皇,山東路那邊另有十餘萬軍馬,那女宣撫使……”話還冇說完,道君天子抬手止住道:“你道學雖是上品,但政論上卻無遠見。當年四大寇中,為何方臘、王慶、田虎皆敗亡,唯獨梁山得了招安?實則是這女宣撫使極富遠見,更有高見。即便當時她軍馬權勢冠絕四大寇,她都能忍住,冇有像方臘、田虎、王慶那般,僭號自主,隻因她明白,即便當時她扯旗造反,也冇有必得天下的勝算。是以她能忍住,隻打出替天行道的燈號來利誘天下愚民百姓。她受招安以後,陰蓄異誌,在山東路改政方令,招兵買馬,不竭擴放逐馬,足見她其誌不小,恰好又大要對朝廷恭敬順服,非論是昔年討伐田虎,還是幫助賦稅攻滅方臘,還是厥後北上燕京伐遼,再厥後勤王開封,她都冇有透暴露違背朝廷之意,相反從幾件大事上,反而博得一個忠臣良將的名號,矇騙了天下人。此女實則是想逐鹿中原,介入天下的,山東梁山之禍不在金報酬禍之下,若措置不當,亂我大宋者,必然是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