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傳教揚名文炳探 刺配無聲宋江來[第1頁/共3頁]
那人笑道:“倒是便宜。”當下命仆人取了五貫錢上來。玉蓮自上前收了。那人又道:“小可姓黃名文炳,這江州對岸,另有個城子,喚做有為軍。小可便是城中在閒的通判,自幼熟讀經籍。本日過江來公乾,聽聞娘子大名,特來求醫。眼下已經看了病症來,尚且聽聞娘子施醫施藥時,還會傳授一套教義。勸人向善,卻不知小但是否有幸,能聆聽此教義?”
三娘笑道:“有何不成?”當下便傳了黃文炳《白蓮晨朝懺儀》,隨後道:“黃通判可自行在家修習,如有不明之處,都可到我這裡相詢。”
當下四小我便在酒樓吃喝一頓來,宋江普通的貪吃那江裡鮮魚,吃了兩碗酸魚湯還不敷,隻顧要吃,三娘勸道:“隻怕吃多了腹痛。”宋江方纔住了口。當天四個直吃到入夜,方纔散了。(未完待續。)
那人笑道:“那可說不準,若真有摳兒門的,隻為省那些醫金。真扮了來行騙又如何?”三娘道:“真是那般,些許醫金也便贈他,終不能為防他一個,壞了很多費事百姓的求醫門路。再者,我也信。隻要我這裡積德積善,便是再有壞心之人,也會人不忍欺的吧。”
三娘與李逵便往城外販子道上行去,行到一座酒樓前,抬頭看時,中間豎著一根望竿,吊掛著一個青布酒旆子,上寫道:“潯陽江正庫。”雕簷外一麵牌額,上有蘇東坡大書“潯陽樓”三字。三娘看了,便道:“未到江州時,隻聽得說江州好座潯陽樓,本來卻在這裡!來到江州多日,都忙於行醫佈道,倒是未曾來得此處。”
三娘卻看著黃文炳的背影嘲笑,心頭暗道:“我就不信,你還能抓到我痛腳不成。”
當下三娘便與他看了脈相來,口中道:“官人並無大恙。隻是想來每日案牘事件繁忙,夜不能眠,早不想起,一日都困頓。我這裡開一副凝神靜氣湯,服用幾日,定時安息便可治癒。”
本來與原書一樣,宋江與花榮等人本欲投梁山泊,到了半道卻得石將軍石勇寄書來,隻說宋太公歸天,倒是宋太公擔憂宋江落草為寇,是以傳了假信來,將宋江騙得回到家中。宋江回到家中,便吃了官司,隻是宋太公自來買上告下,利用錢帛。當時閻婆已本身故了半年,冇了苦主;這張三又冇了粉頭,不來做甚朋友。縣裡迭成案牘,待六旬日限滿,結解上濟州聽斷。本州府尹看了申解情由,赦前恩宥之事,已成減罪,把宋江脊杖二十,刺配江州牢城。本州官吏亦有認得宋江的,更兼他又有錢帛利用,名喚做斷杖刺配,又無苦主執證,世人保持下來,都不甚深重。是以宋江便被刺配到了江州來。
聽完宋江報告,三娘又問道:“來時可曾路過梁山泊?”宋江道:“天然過了,晁蓋哥哥義氣深重,一世人隻要請我上山去,隻是宋江身上有老父囑托,是以不能上山。”當下便又將晁蓋等人如何請他上山,宋江他如何推委下山來之事說了。戴宗、李逵直讚宋江義氣。
那人讚道:“公然是妙手白衣三娘子,將我症狀說得分毫不差,請寫下方來,小可自去取藥。”三娘提筆寫了藥方疇昔,那人看了三娘字體又讚道:“娘子寫得一手好蔡氏字體。”三娘卻伸手道:“盛惠診金五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