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黃帝內經 - 第161章 刺節真邪篇第七十五

第161章 刺節真邪篇第七十五[第1頁/共3頁]

岐伯曰:固有五節:一日振埃,二曰發,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

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黃帝曰:餘聞刺有五邪,何謂五邪?

黃帝曰:刺節言解惑,夫子乃言儘知調陰陽,補瀉不足不敷,相傾移也,惑何故解之?

黃帝曰:善。請藏之靈蘭之室,不敢妄出也。

虛邪當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摶於骨,則為骨痹。摶於筋,則為筋攣。摶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摶於肉,與衛氣相摶,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摶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來往行,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為痹。衛氣不可,則為不仁。

岐伯曰:刺癰者用鈹針,刺大者用鋒針,刺小者用員利針,刺熱者用針,刺寒者用毫針也。

黃帝曰:刺五邪何如?

岐伯曰:振埃者,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憤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煙,噎不得息,請言振埃,尚疾於振埃。

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本身也。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刺有五節何如?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

請言解論,與六合呼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六合,故可為解。下有漸洳,上生葦蒲,此以是知形氣之多少也。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而在上,根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腠理開,血氣減,汗大泄,皮淖澤。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致,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澀。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脈固結,堅搏不來往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

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複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

黃帝曰:刺節言發,餘不得其意。夫發朦者,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夫子乃言刺腑輸,去腑病,何輸使然?願聞其故。

岐伯曰:腰脊者,身之大樞紐也。肢脛者,人之管以趨翔也。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榮然有水,不上不下,鈹石所取,形不成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

岐伯曰:刺邪以手堅按其兩鼻竅而疾偃,其聲必應於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