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黃帝內經 - 第94章 終始篇第九

第94章 終始篇第九[第2頁/共3頁]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

凡刺之禁:新內勿刺,新刺勿內。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饑勿刺,已刺勿饑;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恐,必然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裡頃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脈亂氣散,逆其營衛,經氣不次,因此刺之,則陽病入於陰,陰病出為陽,則邪氣複活,粗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氵失,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平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藹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傳以後代,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如此者,因此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凡刺之屬,三刺至穀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氵失須針而去。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穀氣至,穀氣至而止。所謂穀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穀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不足不敷,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高低呼應而俱來往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敷,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可飲乃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此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虛者,取之上。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可。

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鄙人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