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七十六章 彷徨[第3頁/共4頁]
但,十來天的工夫,他的部下前鋒已經到達泰安四周,也派探子更北上探聽動靜,可惜京師方麵的動靜都是含糊不清,有人說皇上已經就義,因為宮中有寺人看到皇上和王承恩上了萬歲山,也有人說皇上和太子都不知所蹤,更有人說是從運河南下,已經在趕往淮安的途中……當然,由天津出海的傳言也很多,隻是當時的人對海道實在是不大抵味,這個實在的環境反而被掩冇在很多似是而非的流言當中,變的不那麼實在和可靠了。
該做的,他也是全數都做了,但除了徐州這一小塊處以是外,以他任官的資格和實際的影響力來講,在南直隸這一塊,他的影響力實在是小的不幸,不要說和史可法等東林黨人比,就算是和鳳陽總督馬士英比擬,也是遠遠不如,畢竟馬士英在南直隸這裡任官多年,包含劉良佐等鎮在內的很多軍鎮受過他的直接批示,在朝中也有很多聯盟,比擬於史可法,孫傳庭倒是看了出來,這個馬士英很有手腕和心機,是一個應當正視的微弱敵手。
在此時現在,以兵部尚書而督師五省軍務的孫傳庭的職位,無形當中便是水漲船高,變的特彆首要起來。
這類威風凜冽的儀衛,再加上他的職位,另有高懸在公廳正中的“尚方寶劍”一起,都是他不成衝犯忽視的督師身份的一部分,哪怕就是高傑如許的農夫軍出身的悍將總兵,到了現在的這類局麵,仍然是對孫傳庭畏敬有加,就是因為孫傳庭馭下有方,毫不會在任何時候叫部下看到本身的軟弱和躊躇遊移。
在這一點上,他很自大,也確切有自大的來由。
隻是流賊逼近京師之際,孫傳庭本來是要誓師北上,但關頭之時,駐在河南正陽的花馬劉先走,然後是山東總兵官劉澤清再逃,兩鎮一走,他和高傑勢成孤軍,本身本來就是千裡流亡纔到山東,而此時孤軍北上,未免過分不智。
史可法,剛正不足,機變亦有一些。而最大的軟肋就是進取不敷,為人處世是冇有題目,但觸及國度政務,就顯的柔嫩寡斷,信心不敷。
此時現在,孫傳庭就對鎮守南京的史可法有絕大的不滿
“若不是殿下,吾骸骨已經敗北矣可吾一無所能,隻能枯守等待動靜,思惟起來,真是一無所用”
倒是出乎部下的料想以外,孫傳庭並冇有生機,隻是麵色變的更加嚴峻起來。比來這一段時候,高傑的意向詭異,實在叫他非常擔憂。但本身氣力有限,如果中心威權在,猶可挾製高傑聽令,現在這個時候,法紀不可,再想如以往那樣視武將為奴婢,也確切是不大應時宜了
明天更兩章,這一章後另有一章。
如許的景象,當然使得民氣不安,淺顯的小民百姓還多數矇在鼓裏,而稍有身份的士紳,特彆是留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