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慧劍斬情絲 - 第62章 祭廟

第62章 祭廟[第1頁/共3頁]

這裡是禁城的最西端,乃是大清的皇家祠堂,亦是曆代天子的太廟。楊真真站在殿前的石階上,抬首望著照壁上精雕細琢的九條遊龍,神思恍然。殿內的值守寺人未曾接到皇命,乍然見到天子駕到,不免有些錯愕,急沖沖迎了出來施禮。

楊真真俯下身朝祖宗的排位又拜了拜,抬首道:“各位先帝,大清雖起於草澤,然受命於天,太/祖爺赤手空拳初創的基業,決不能毀在朕的手上。”她的臉上暴露決然的神情,“今時本日,奪宮之戰已冇法製止,劉氏……”她咬了咬牙,盯著那副“關中四結義”的畫像,喃喃道,“太/祖爺,昔日結義之情言猶在耳,然世代繁華卻還是慾壑難填,可共磨難卻終難同繁華。”她冷冷地笑了,“狡兔死,嘍囉烹,飛鳥儘,良弓藏,果然是必定之理。”

那是宋思宗封定十年秋,楊豪傑與劉向天、謝3、段介安在清社的隱園結為異姓兄弟,合稱“關中四傑”。當時的趙宋王朝已病入膏盲,主幼國疑,外戚擅權,朝中重臣結黨營私,相互排擠,汴都城內一派烏煙瘴氣。當是時,蒙古國在長城以北日漸強大,對大宋虎視眈眈,關外女真赫連氏亦兼吞了渤海郡,有窺涉中原之心。恰逢天怒人怨,山東鄒縣大旱,饑民相食,流花溪謝三揭竿而起,義兵所到之處,開倉放糧、劃地分田,勢如破竹,短短數月之間,便攻占了半個關東。而楊豪傑亦倚仗淨水幫數千弟子的擁戴,振臂一呼,遂博得關中十萬公眾群起呼應。次年春,楊豪傑率淨水幫與謝三締盟,擁立清社魁首段介安為小清王。這就是宋末赫赫馳名的“赤騎叛逆”,亦是大清皇朝的開端,而清社和淨水幫,更是奠定了大清的祖宗基業。

她緩緩閉上眼,腦海中的畫麵卻定格在康定十八年的春季,阿誰東風拂麵的淩晨,太陽的金光灑在班師榮歸的軍隊倚仗上,泛著刺眼的光芒。那人恰是翩然幼年,騎著一匹棗紅色的馬,緩緩行來。少年將領的鎧甲上塗著一層銀灰,他抬頭朝本身這邊一笑,光彩照人,叫人不由怦然心動。她隔著簾子,用手中的香扇遮住本身羞紅的臉,以粉飾心中的旖旎情懷,當時候,她還是豆蔻韶華的嘉柔帝姬,無憂無慮,一派天真。

『貴爵將相,寧有種乎?』

楊、劉、謝、段言猶在耳,事今何存?

楊真真緩緩跪下身,麵向楊豪傑的靈位,深深叩首。她抬開端,目光從六代帝王的畫像轉向兩側的牆壁。壁吊頸掛著數十塊香檀木簡,上麵篆刻著迄今一百三十年來數十位賢臣名將的名號和生卒年,而此中武侯劉氏一族便占有了近十個席位。建國十二名臣中,劉氏是延綿最久的權貴,也是獨一至今仍權傾朝野的世家,究其以是,便是大清迄今七世皇朝,劉氏一族中竟出了三位中宮,一名太後。太宗天子的結髮之妻便是當年武侯劉向天之女,亦是大清曆朝曆代最被先人所稱道一代賢後。文成皇後劉心雨十歲隨父出征花刺子模,年十五請纓救父,破敵於定軍山,時人稱其“紅巾少帥”,武侯劉向天讚其女“若為男人,淩煙閣上定有卿名”。恰好被劉向天言中,劉心雨不但躋身太和殿功勞名臣之列,亦母範天下十數年,成為大清閨中女子所效仿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