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活在貨幣戰當下(財經郎眼05) - 第13章 統計的迷局(2)

第13章 統計的迷局(2)[第1頁/共4頁]

閆肖鋒:哪個如果如果然的話,它必然是獨立的第三方來做如許的調查。

王牧笛:它不但僅是統計體例、調查樣本,更多的是背後的好處驅動和理唸的題目。

一些都會如深圳已經有一些官方智囊機構。它賣力來考覈當局的開支預算是否是有水分的,包含郎傳授你如許的算是獨立的第三方。

閆肖鋒:我們國度統計人均支出都是靠城調隊和農調隊入戶做記賬,但是中國有一個特彆的題目。中國的所謂的福利、灰色支出,包含紅包啊,如何能夠在家庭的記賬內裡把它記出來呢。不成能的。這變成了“韓鋒日記”了,本身把這些兜出來了,這不成能的。而灰色支出和把持支出恰好冇有統計出來。以是很大一塊支出是看不見的。

郎鹹平:以是在美國賦閒以後不算賦閒,要過了幾個月支付佈施金以後,再過幾個月如果還冇有找到事情纔算賦閒。是以,美國現在公佈的10%的賦閒人丁都是半年之前的賦閒人丁,比來這半年都冇統計出來,如果加上去就不得了。以是他們也存在點竄數據的題目。

郎鹹平:中國就缺獨立的第三方。比如房價題目,北京有學者帶著他的門生按照北京的房企上地稅局去交的稅來重新換算房產代價。然後比如說經濟,很多外洋學者比如克魯格曼以及他的同事們會按照中國的能源耗損量來判定中國的經濟增加。他都會有分歧的角度來切入,因為他們是獨立的第三方,以是他們得出的數據能夠是更全麵更實在的。

閆肖鋒:另有一個是統計部分或者是頒發數據這個部分,官方和房地產商之間在數字上展開的進犯。兩會期間官方頒發了一個最後的成果:天下房地產的開辟本錢是3000塊錢。那麼如果遵循房地產市道的代價,它統計出來全中國的這些地產商客歲賺了1萬億元群眾幣。然後這個一下就惹毛了這些房地產商,他們就開端給當局算這個賬。他們算的這個賬呢就很成心機。問這1萬個億到底是被誰賺了,處所當局的利潤是200%,我們的利潤才10%。地價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當局的稅和費就幾百項的。稅和費加起來又百分之三四十,另有不成預感費。這是冇法拿到桌麵上的,公關用度10%。最後給我們剩下的就10%,我們冇有賺很多錢。

閆肖鋒:提及體知來,每次報夏季高溫氣候的時候大師內心都明白。一說39度,實際上是40度或者41度。但是有規定一到40度,便能夠不消上班了。是以大師就曉得那麼多39度都是如何來的了。

王牧笛:以是老百姓的實際感受能夠比數據的理性認知更首要。

閆肖鋒:統計局必然是有一套摹擬的體例才氣夠把這個數字湊出來,如果光是靠簡樸的數學體例,加減乘除是出不來這個數的。

閆肖鋒:我們跟統計局是一樣的,把數據當作一個發賣東西。

閆肖鋒:收視率還好,報刊的發行量是最不能說的,那才叫有水分,跟統計局一樣。

王牧笛:這叫常例啊,幾年來都是這麼頒發的。隻不過本年兩會不知如何就發作了。